大奉仙师

第二十八章 九泉山

字体:16+-

为了避免对方误会,徐歇就将夏青枝担心对方,打算去找他的事情简单讲了一遍。

精壮汉子看向自家闺女的神情越发宠溺了,他微微一笑,“傻丫头,我只是想你娘了,过去跟她聊了一会而已。再者说了,凭你爹的修为,在这南境有谁能够将我置于险地。”

夏青枝白天刚刚看过一场巅峰厮杀,故而此刻严重怀疑自家老爹所言的真实性,她古灵精怪地吐了吐舌头,“吹牛,我才不信嘞。”

夏巍摸了摸鼻子,自家这小棉袄好像有些漏风啊。

徐歇看着这副父女温情的场面,默默转过头去,告辞一声,就要离去。

却被精壮汉子伸手拦了下来。

夏巍看了眼自家闺女,温声说道:“青枝,我跟徐歇有点事情要去九娘的酒铺里谈,你自己先回去吧。”

夏青枝神色狐疑,“爹,你不会是要带他徐歇去喝酒吧。”

夏巍打了个哈哈,“这小子都这么大的人了,而且马上就要前往书院求学了,不会喝酒怎么能行,我这个做叔叔的,今日就给他补上这一课。”

少女歪着脑袋想了想,最终还是缓缓点头,只是转身往回走之前还不忘提醒少年,“少喝点。”

徐歇笑着点头,满口答应了下来。

————

大奉王朝,作为当今天下最为鼎盛繁华的王朝,疆域版图同样冠绝一座天下,当前足足有十九州之地,幅员辽阔,海晏河清。

灵州位于大奉王朝腹地,相传乃是大奉开国太祖的龙兴之地,此州境内,山上仙家宗门林立,山下武道之风盛行,是一国之中少有的仙道武道并重而行之地。

在灵州那数量繁多的仙家宗门中,又一家却始终地位超然,乃是一州仙门之执牛耳者。

其宗名为望天宗,宗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数位得道飞升的祖师爷,故而其底蕴极为深厚,再加上最近三百年以来,宗门接连涌现出了数位身怀大气魄的宗主,使得望天宗近些年在大奉境内声名鹊起。

但可惜望天宗在最近数百年始终未能出现一位真正的巅峰大修士坐镇山头,因而即便在一州境内地位尊崇,还是难免要看大奉王朝的脸色行事。

在望天宗南边大概距离二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座不高的山头,山中有着九眼清泉汩汩流出,故而名为九泉山,相传心昔年曾有大修士在此结庐修行,欲要借山中的纯净水脉,豢养出一条人间真龙。

但可惜此举一旦成功,整座灵州的气运流转就会瞬间枯竭,故而在那位大修士即将功成之际,有人暗中出手破坏了他这一桩谋划,养龙一事,功亏一篑。

那位大修士也销声匿迹了这许多年。

对于这件事情,灵州境内的大小宗门大都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唯独望天宗对此深信不疑。

甚至多次暗中派出宗门仙师前往九泉山,想要趁着那位大修士不在之际鸠占鹊巢,可惜九泉山深处有对方留下来的一门高明阵法,这些年来,望天宗已经有数位中三品巅峰的修士在此折戟,留下了不可挽回的道伤。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道长虹从南边天幕处一路风驰电掣,转瞬之间,就已经进入了灵州境内。

那人身穿一件紫色法袍,腰间悬挂一只散发着古朴气息的竹篓,周身灵韵微微**漾,宛如水波流散,但很快便又回到他的体内,如此周而复始,神异非凡。

他的身形在云端上略微一个停顿,看清了九泉山的方向之后,略微感知一番,心中顿时大定,还好还好,这么多年过去,这处昔年道场终究还是没有被某位同道中人鸠占鹊巢。

至于其他人想要占据九泉山,这位大修士的心中并无半点担忧,因为只要不是上三品境界的大修士,根本就不可能破开山中他留下来的那座大阵,而上三品境界的修士,只要不是与他同属养龙一脉的同道中人,即便破开大阵,其中他昔年留下来的那桩机缘,对于这等人物而言,无异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他在云端一步踏出,下一刻,此人的身形便落在九泉山之巅,他再次细心感悟一番。

大阵有过被人强行开启的痕迹,但或许是对方的实力不足,并未真正打开法阵,里面的东西也还在。

就在这时,他感受到周围忽然出现了几道陌生的气息,这位出身养龙一脉的大修士瞬间绷紧心神,严阵以待。

下一刻,从不远处的望天宗内忽然掠起几道刺眼长虹,眨眼间便已来到九泉山之巅。

其中一人尚未到达,便有爽朗笑声传来,“哈哈,赵卿朝,多年不见,当真是久违了。”

紫袍身影,正是在了结了跟昔年掌灯人一脉的一桩天大因果,送给徐歇九条赤甲金鳞之后,前往北胤去完成一场迟到多年约定的老人。

等到几人落地之后,赵卿朝眯眼看着对方,来者共有四人,其中隐隐以一位身穿锦袍,面容威严的男子为首,赵卿朝从对方身上那磅礴彭拜的龙气猜到此人的身份,正是当今那位励精图治意在天下的大奉皇帝。

除此之外,还有一名身形高大,面容俊朗的儒生与其并肩而站,方才开口说话之人正是他。

还有两人落后威严男子半个身位,一左一右,宛如扈从一般静立一旁。

左边一人,身穿一袭白袍,手持拂尘,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韵味,看向赵卿朝的眼神很是复杂。

右边那家伙,整个人都笼罩在一袭黑袍当中,瞧不清面容,整个人站在那里,竟是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气息,就像是不存在一般。

赵卿朝无奈一笑,“都是熟悉面孔啊。”

那俊朗儒生洒然一笑,却是学那江湖武夫抱拳道:“赵兄,昔年一别,别来无恙否?六师弟和监正联袂推衍一番,知道你北上途中肯定会经过此地,因而我等特意在此等候,还望勿怪。”

赵卿朝只得客客气气的回敬对方一礼,接着便感慨道:“久在书院治学的二先生,大奉钦天监监正大人,枯甲亭天字一号的死士,当真是好大的阵仗,一个早已在人间销声匿迹多年的赵卿朝,竟然能够引得诸位联袂而至,当真惶恐,亦是倍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