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第四百四十五章 乱局(下)

字体:16+-

当李恪从皇宫中出来之时,身后跟着一队千牛卫。

李恪握着手中的佩剑高指天空。

“本王遵大唐皇帝诏令,率尔等勘定暴乱,以安百姓之心。”

“尔等如今当以王师自处,不可骚扰欺辱百姓。”

“违令者斩!”

吐谷浑人闻言高呼数声。

随即李恪打马带着众人离开皇宫。

守将看到李恪带兵离开,心中也默默松了口气。

同时也好奇为什么这一次只有李恪一人来了,却不见李泰的踪影。

魏王府。

李泰此刻已经是焦头烂额。

原本以为鼓动百姓寻找线索是一步妙棋。

但是没想到玩砸了。

竟然有暴民打着自己的旗号打砸劫掠。

而且事态越发不可控制。

本来自己打算知会李恪弹压这些暴徒。

但是一旦李恪出手弹压了暴徒。

那不就是等于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吗?

这岂不是显得自己可笑至极,如同哗众取宠的跳梁小丑。

于是李泰便没有知会李恪商谈有关弹压暴徒之事。

反而绝对对此向装聋作哑的观望一下。

然而很快李泰便收到了消息。

几个和他私交甚密的文士被暴徒袭击。

这让李泰瞬间察觉到其中的不对。

如果说打着自己旗号的暴徒打砸普通百姓的家宅,趁机劫掠也就罢了。

和自己私交甚密,甚至就是号召百姓提供线索的文士家宅被入侵。

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很有可能这些暴徒根本就是被人指使去打着自己旗号搞破坏的贼人。

想到此处,李泰的思路豁然开朗。

并且他也将怀疑的矛头指向了一个人。

那就是李承乾。

在有了大概的猜测后,李泰便开始着手派出心腹去接触暴徒,从中寻找有关李承乾的线索。

他的心腹们也不负众望,顺利打入暴徒之中,并渐渐摸到了暴徒的核心圈。

但是也仅限如此了。

以打入内部的心腹现在的身份,根本不可能直接和核心圈的人接触。

不过他们倒是从暴徒们零星的话语中得知了一些情报。

即带头的暴徒都是从核心圈领取命令,搞针对性的破坏。

这显然说明这些暴徒搞破坏是有组织有预谋的。

根本不是被自己鼓动起来一时上头了的百姓。

得到了这个关键线索,李泰决定要去知会李恪了。

然而此时的李恪已经抽调好了突厥人组成了一支一千人的轻骑队。

并且开始扫除暴徒。

如今的长安城街道之中,大半的百姓都已经躲在家中闭门不出。

街上的人要么是暴徒,要么就是金吾卫或者其他卫的府兵。

而暴徒遇到弹压的兵将后都是一哄而散。

很难将他们尽数抓捕。

更何况暴徒之中本来就有盲从的百姓。

一哄而散后直接返回自己的家宅一躲,很难分辨到底他们到底是百姓还是暴徒。

而随着李恪带着吐谷浑轻骑和突厥轻骑的加入。

暴徒们直接遭到了轻骑的包抄,他们想要的逃窜只能钻入窄巷之中。

而李恪在就派人守株待兔。

将那些钻入窄巷中的暴徒堵住。

而大队骑兵的加入,也使得暴徒们望风而逃。

李恪对待暴徒可不会手软。

直接让轻骑纵马踩踏逃跑的暴徒。

待到天色转暗,李恪已经抓捕了近万名的暴徒。

同时还有近千暴徒在逃跑中被“误伤”身亡。

李恪在扫除暴徒的同时,李世民的命令也传到了各府衙之中。

除去左右千牛卫和左右监门卫外。

其他的十二卫尽数出动,配合李恪扫除长安城的暴徒。

顺带着一些黑恶势力也被扫除。

一时间京兆府的大牢之中人满为患。

不得不开辟一块空地专门来安置作乱的暴徒。

李泰得知消息后,反而不再想着知会李恪有关暴徒内部组织的情况。

在他看来,按照李恪如今抓捕的暴徒数量。

应该会很快便审问出消息。

而让李恪自己审问出消息远比提供给他消息更有效。

顺便自己也看看李恪会如何处理眼下的局面。

想到这里,李泰便收起了心思。

此番暴徒打着自己的名号打砸劫掠。

不用想也知道言官们不会放过自己。

同时自己也要主动向父皇汇报一下情况。

至少说明自己和暴徒没有关系。

不管暴徒最后供出了谁,反正自己不能沾上这屎盆子。

正如李泰所料,李恪抓捕的暴徒很快便主动供述。

交代了有关下达命令的核心圈的情况。

李恪早就推测出暴徒们的袭击是有针对性的袭击。

毕竟幕后黑手都已经猜到,又岂能不知道李承乾想要干什么。

李恪得到供词后,没有急着去追查此事。

而是继续审问,在通过不同暴徒的供词相互印证后。

他才将供词整理好,先将供词送到了李世民的御案上。

和李恪整理好的供词一同送到李世民面前的还有李泰的自辩书。

还没卸去甲胄的李世民看着面前的桌案上的两份奏章,眼中的深邃让王德等人不敢用力呼吸。

“王德,长安城中的情况如何了?”

王德闻言连忙上前拱手说道:“禀报陛下,如今长安城中暴徒部分的暴徒已经被清扫。”

“但是还有不少暴徒隐匿起来。”

“毕竟这些暴徒本就是百姓,劫掠之后便逃回家中。”

“想要缉捕他们困难重重。”

“若是处理不当,还可能激起民变。”

“臣此乃直言,还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

“你所言不错,有什么可恕罪的。”

“好了,你们退下吧!”

王德等人闻言纷纷退下。

李世民拿起御案上李恪的奏章,缓缓打开。

而此时,李恪已经回到了府上。

李恪刚到府上,共馨便快步将他带来到书房之中。

一到书房,李恪便看到了桌案上的几分书信。

共馨上前将书信一一拿起。

“这一份是胡国公(秦琼)的书信。”

“这一份是卢国公(程咬金)的书信。”

“这一份是萧相的书信。”

“这...”

共馨还没说完话,李恪便抬手制止了共馨。

“爱妃,今日太子的人可曾到府上找过我?”

共馨摇了摇头。

“不曾见到东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