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种田五年,我被当做祥瑞

第四百五十一章 太子的建议

字体:16+-

李泰在得知李世民没有对自己意图自缢的事情有天大的反应后。

心中便明白什么自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于是便老老实实地等待李世民解除软禁。

而在李泰被软禁看管之时。

长安城已经基本趋于稳定。

同时李恪手中掌握的消息也足以给李泰回回血。

让李泰能够去和李承乾死磕。

不过李恪还在完善自己的机会,以保证自己能够更好的得利。

太极殿。

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

之前长安城中的暴乱并没有太过影响到他。

“诸位爱卿,如今长安城已经基本恢复了稳定。”

“这里面恪儿劳苦功高。”

“各卫的兵将也都有功劳。”

“恪儿,你之前说要给盲从的百姓一个机会。”

“你准备如何给他们机会?”

听到李世民的询问。

李恪出列一拱手。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当以训导为主,惩戒为辅。”

“对于那些没有酿成大错的百姓。”

“只需要训导他们,并惩罚他们钱帛以示警告。”

“至于那些为非作歹的恶徒,则无需留情。”

“所犯罪名还要罪加一等。”

李世民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随后又扫向百官。

那模样明显是询问百官的意见。

百官闻言一时间也低声议论起来。

“那些盲从的百姓不也是暴徒吗?”

“为什么不严加惩戒他们。”

“如果只是训导的话,只怕那些当过了暴徒的百姓不会畏惧朝廷法度。”

“我还是认为要严加惩戒。”

“只要参与了暴乱的暴徒,不分轻重全部流放岭南或者高昌。”

“高昌哪里正好需要苦力。”

“他们过去正好能够充当,岂不是一举两得!”

有官员反对李恪的意见。

就有官员赞同李恪的意见。

“百姓们还不是因为魏王的名头和赏赐方才盲从暴徒。”

“对那些没有造成巨大破坏的百姓,应当宽容一些。”

“总不能将长安城中这么多的百姓都流放了啊!”

“再者罚他们钱帛,更能让他们受到惩戒。”

“还能让他们吃一堑长一智。”

“日后再也不敢盲从了。”

就在百官激烈讨论之时。

李世民示意王德让百官安静。

王德拱手应诺,目光看想殿内的千牛备身。

“肃静!”

随着王德和千牛备身的吼声。

太极殿内当即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看向百官说道:“朕以为吴王所言有理。”

“那些没有只是盲从的百姓,应该也训导为主,惩戒为辅。”

“如此方才能够彰显朝廷爱民,同时也能够正人心,靖天下。”

看到李世民出言,方才激烈讨论的百官也便不再多言。

而李世民则是将话题唤到了对《括地志》文稿被毁(被盗)的调查。

“恪儿,魏中丞,你们督查的调查如何了?”

李恪闻言看向魏征。

魏征不假思索地出列说道:“禀告陛下,如今已经调查到暴徒之中有人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

“并且直言他们是拿钱办事,其他的便一概不知。”

“他们打着魏王的名号,只是因为发钱的人让他们打着魏王的旗号办事。”

李恪此时也补充道:“更多的暴徒只是见色起意,见财起意。”

“他们之所以打着四弟的旗号,就是想要狗仗人势。”

“那些被劫掠的人家会被魏王的名号吓住,不敢反抗。”

“有关那些发钱故意搞破坏的情况,我们正在持续调查。”

李世民听后吸口气说道:“这一次不论如何都要给朕查到底。”

“一来,是朕必须要让指使暴徒的人知道什么是雷霆之怒。”

“二来,也是还清白之人以清白。”

李世民话中明显带着怒意。

而李世民话音刚落。

李承乾便开口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进来三弟统领左金吾卫的兵将们不舍昼夜的调查情况、维持长安的稳定。”

“真可谓劳苦功高。”

“儿臣有意代父皇去左金吾卫府巡视,勉励兵将们一番。”

李世民闻言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连忙拱手行礼。

片刻之后,李世民轻笑了一声说道:“太子有心了。”

“不过朕有时间去左金吾卫府视察。”

“就不用你代朕去了。”

“你若是想去可以跟着朕同去。”

李承乾闻言连声应诺。

李恪见状微皱眉头。

李承乾这是搞哪一出。

让李世民去左金吾卫府视察!?

难道李承乾准备趁机刺杀李世民,谋取皇位?

不对,这样的话李承乾就太蠢了。

自己手上还有节钺,到时候他很可能竹篮打水。

所以他不会冒险的。

那他是冲着自己来的?

可是之前他对李泰那咬牙切齿的恨意,不像是演出来的啊。

那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就在李恪思索之时。

王德已经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宣布了退朝。

李恪将目光看向李承乾。

却发现李承乾直接避开了自己的目光离开。

这让李恪心中感觉到不太对劲。

总不可能李承乾忽然对自己发起进攻吧。

李泰那边的视情况还没有尘埃落定呢!

若是自己和李承乾掐起来,只怕得利的人就要变成李泰了。

更何况,李泰眼下看似被动,实则只要李世民一句话,他就能够从被动到主动。

而自己相信,距离李世民发话,应该不远了。

李恪思索中深吸了口气,想要让自己的保持冷静。

“殿下,陛下何时去府衙视察, 我们要不要早做准备?”

李恪寻声看去,只见程怀亮带着几分兴奋地看向自己。

“准备肯定是要准备。”

“不过保证父皇的安全一定要放在第一点。”

“而且太子也要陪同父皇视察,你可要好好安排。”

“说不定父皇论功行赏,你就做到我的位置上。”

程怀亮听到李恪的打趣,轻笑着说道:“殿下放心吧,安全我肯定是放在第一位。”

“只是届时要如何分配留守府衙的名额呢?”

李恪快速思索了一遍,扭头认真地说道:“我们的人在一线的多,不方便把他们调回来。”

“就按照四三三分配吧。”

“我们的将校和参军被要占据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