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纯臣更是平步青云,他没有理由背叛自己。
近些时间,萧绩为了营造自己沉迷于酒池肉林的假象,以达到让北燕放松警惕,所以彻底的“荒废”了朝政,每天流连于后宫之中。
早朝已经连续五日没有召开了,文武百官当然对此提出了许多意见,东山党更是抓住了这个把柄,大做文章,将萧绩的塑造成了一个暴君昏君结合在一起的形象。
不过对于这些流言蜚语,萧绩并没有过多的理会,毕竟他这个皇帝做的如何有目共睹,是非自在人心。
现在大梁的所有朝政表面上是皇后张韵代劳,但是最终这些事务还是要由萧绩本人来亲自处理。
只不过他瞒天过海,除了自己的心腹没有人知道罢了。
养心殿,萧绩正在翻看着手中一张奏折,在批阅之后,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道急切的声音。
“陛下!吴精忠求见!”
小德子的声音传入萧绩的耳朵之中,还没等他回复,吴精忠就火急火燎的冲了进来。
“陛下,魏王和赵王,联合在一起造反了!”
吴精忠的脸色十分难看,要知道魏王和赵王的实力比晋王强的不是一星半点,他们手中各自握有一万兵力,如果造反的话可是一笔大麻烦。
“终于憋不住气了啊!吴精忠,你和耿全忠将军带上一万五千名羽林军,热武器任由你们取用,这场战役一定要速战速决!”
令吴精忠惊讶的是,萧绩并没有任何的惊讶之情,反而从眉眼之中看到了对方那坦然自若的样子,仿佛这次的叛乱是萧绩早就知道一样。
“是!我等定不会辜负陛下重托!”
吴精忠拱了拱手,现在的情况异常紧急,已经不容许他耽误了。
魏王和赵王的封地不同于晋王,距离京城仅仅只有三天的路程,如果让他们打到了京城门口,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所以一定要先将这些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如今北燕大军压境,内部又起了叛乱,可谓是内忧外患。
等到吴精忠走了之后,张韵满脸愁容的从后面的屏风之中走了出来,她从后面环住了萧绩的腰,担心的问道。
“陛下,就连魏王赵王在一起造反,也是您计划中的一环吗?”
萧绩微微一笑,回答道。
“的确如此,是朕有意让李连英提前散播消息,告诉魏王和赵王,朕已经知道了他们和北凉勾结的确凿证据,借此来逼迫他们来造反。”
“可是……不费一兵一卒的解决掉他们该不是更好的选择吗?为什么要如此的大费周章?”
张韵将俏脸搭在萧绩的肩膀上,疑惑的问道。
“当然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北燕现在仍旧在积蓄实力,打算一鼓作气攻下镇远城,那金太吉可比额哲帖木儿要聪明得多,他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十拿十稳的机会!”
“既然如此,那么朕就大方一次,成人之美,给金太吉一个机会。”
萧绩自始至终就将所有人拉入了他的棋局之中,所有人对于他而言都是他的一枚棋子,而他自己,才是真正的执棋手!
“别看赵王和魏王手中各自都握着有军权,但是那些士兵各个骄奢**逸,战斗力还不如一些刚入伍的新兵,再加上羽林军有着热武器,对付他们简直轻而易举。”
“等到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以讨伐魏王赵王的名头行军,金太吉看到大梁之内发生叛乱,绝对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进攻机会。”
“这时,我们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军队运往前线之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听完了萧绩的整个分析之后,张韵豁然开朗,她的双眸之中仿佛闪烁着星星,对于萧绩的崇拜更加深刻了几分。
“陛下可真是厉害!竟然能想到用如此绝妙的方法来对付敌人!”
萧绩装作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说道。
“这算什么,朕只不过是根据天下的局势来设计棋局罢了。”
此时此刻,那些文武百官才堪堪得知了消息,个个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头发都快掉光了。
平日里古井无波的钱牧之,这时候也罕见的露出了恐惧的表情,不为什么,就是因为赵王和魏王快要打到京城来了!
早朝上,金銮殿之中乱成了一锅粥,文武百官各个都在讨论魏赵两王发动叛乱的事情,更有甚者,脑海之中甚至萌生出了想要逃跑的想法。
“你们这些贪生怕死的腐儒,如今大敌当前,你们不想着如何为国除害,却一心想着怎么保住自己的性命,维护自己的利益,朕要你们有何用?”
慌乱之中,萧绩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金銮殿的上方,他指着下面的文武百官,丝毫不留情面的痛骂道。
萧绩一现身,金銮殿立刻就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文武百官即便是再怎么珍惜自己的性命,也不想现在就死在萧绩的手下。
“陛下!您快发兵讨伐那两个逆贼吧!他们距离京城已经很近,不然您就要陷入危险之中了!”
英伟身为一介男人,却哭哭啼啼的跪了下来,大声的对着萧绩请求道。
他打着为萧绩考虑的名头,最终却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在场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只不过事到如今,谁都先想着保住自己的性命。
“魏王赵王何足挂齿!朕的羽林军天下无敌,已经派出了一万五千人前去肃清叛军,你们此刻在金銮殿之中哭哭啼啼,有什么用处?难道能哭死他们吗?!”
萧绩大怒,他下了死命令:
“在战争期间,京城实行全部封闭,任何人不能进出,如果要是我发现了你们之中有人潜逃出京城,当叛国罪论斩!”
此话一出,那些有着不轨之心的官员立刻打消了心中的念头,他们知道萧绩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如果真的有人这么做了,萧绩会毫不犹豫的杀掉他们!
毕竟“暴君”之名可不是空穴来风,萧绩那强硬的手段文武百官比谁都要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