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上海看超級杯
意甲聯賽作為最先被中國官方轉播的歐洲頂級賽事,在中國國內有著龐大的球迷群體。哪怕是後起之秀西甲跟英超的球迷人數,也沒有意甲的多,國內的那些老球迷們,大多已經跟隨電視轉播喜歡了意甲聯賽十幾年了,他們現在正年富力強,大多30-40歲左右,擁有著最大的購買力。
財政問題困擾著歐洲所有的俱樂部,在世界金融危機仍未消除其影響的今天,歐洲絕大多數俱樂部都是年年負盈利的,哪怕是豪門,財務狀況連續三年都在盈利的也隻有那麽幾家——阿森納,裏昂,塞維利亞,裏斯本競技,波爾圖等等。曼聯雖然每年賺錢驚人,但花銷也是驚人,能夠保持收支平衡就很了不起了。
意大利聯賽近幾年式微,各大俱樂部的收益也不比往日,AC米蘭,國際米蘭,尤文圖斯這三家豪門都無法維持收支平衡,負債率高到嚇人,更別說那些不是豪門的俱樂部,或者是低級聯賽的俱樂部們了。
在這種不景氣的經濟背景下,尋找新的經濟收益途徑就成了意大利俱樂部們絞盡腦汁在想的一件事情。因為意甲聯賽,以及意甲豪門在中國擁有的巨大影響力,09年,意大利足協開始考慮將意大利超級杯放在中國舉行。
意大利超級杯作為意大利國內的頂級水平杯賽,一般都是在國內舉行的,從1988年首屆意大利超級杯舉辦以來,20年來超級杯隻在國外舉辦過三次——美國兩次,利比亞一次。
而09年在中國北京鳥巢體育場舉辦的第四次境外意大利超級杯賽,則是意大利足協和中國足協聯手開創的一個新嚐試。意大利足協迫切想要為國內聯賽尋找到新的收入來源,而中國足協也巴不得想要擴充自己的影響力,於是兩者一拍即合。
2009年,意大利超級杯首次移師北京舉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以及不菲的利潤,僅僅票房就有7000萬的收益。這讓意大利方麵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也意識到了在歐洲聯賽重心逐漸向英超西甲轉移的時候,中國市場仍舊比較眷戀意大利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