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翹
一份檢舉材料
機 密
鐵公刑字第109號
沈陽市公安局:
茲據我縣鐵路工人王祥同誌反映:在解放前夕(四八年九月),曾在鐵嶺火車站行李房發現由沈陽寄來的一個柳條包,內裝一具無頭無肢的女人屍體,寄件人署名為張百順,希望你們參考查找。
鐵嶺縣公安局
一九五八年四月十日
〔附:王祥同誌檢舉材料一份〕
崔科長在翻閱材料時,對這一份注意起來,他燃著一支煙,陷入長時間的沉思中。
從公安工作“大躍進”以來,經過了幾次運動**,積案已經破獲的沒有多少了,這一份線索材料應該怎樣處理呢?事情發生在舊社會,距今已經十年了,雖然可以肯定柳條包是從沈陽寄發的,但隔了這麽長的時間,凶手還能在沈陽嗎?即或是在沈陽,這個二百多萬人口的城市,怎樣去找呢?署名張百順,可是誰殺人能寫上自己的真實姓名?那不等於自投法網嗎?
崔科長重新又燃起了一支煙,信步走到窗前,拉開了窗簾,見外麵下著淅瀝的小雨。天已經快亮了,遠處傳來有軌電車的鏘鏘聲,馬路上行人很少,一輛三輪車載著幾個包裹,冒雨疾駛過去……這偶然的景象,觸動了他的思潮,他憑著職業中鍛煉成的記憶力,想起了在五○年鎮反時期曾收到一個三輪車工人反映的情況:說是在解放前的一個多月,有一個穿美式軍用大衣的人,說話金複州口音,肩上扛一個柳條包,手裏還提著一個油布包裹,神色慌張地上了他的三輪車,拉到北站寄走了柳條包,然後又到南站寄走了油布包裹。直到解放後他也是一直懷疑這個人的行動。在鎮反運動中,決定把這件事情報告給公安機關。當時因為線索太少,無法查找,也就擱下了。這個線索和鐵嶺來的檢舉材料有沒有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