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了一夜,次日清晨,点兵出征。
十多万大军士气冲天,全都目光兴奋而激动的看着点将台上的张辰。
他们已经做了一件足以震惊朝野的大事,而现在,他们将要去做一件更加惊天动地的大事。
“振威将军张合听令。”
“末将在!”
“命你领兵三万,加两万伤兵,坐镇绵竹关,把控长明关。”
“啊?”张合一愣。
“将军,还请允许末将随大军征讨战国,末将愿为先锋。”
张合单膝一跪,满眼哀求。
这种名留青史的机会,没有人愿意错过,包括那些伤兵。
“将军,我等随受伤,但仍有一战之力,还请将军允许我们出征。”
“还请将军允许我们出征。”
“还请将军允许我们出征。”
两万伤兵齐齐一跪,请令。
“诸位,我知道你们立功心切,但如今深秋多雨,气候潮湿,很容易让伤势加重。”
“你们都是春秋国的好儿郎,没必要做无谓的牺牲。”
“况且,守卫后方,供应粮草,一样重要。”
“此征不管战果如何,都是我们共同的努力,不会落下任何一人。”
“我答应你们,以后若有战,你们为先锋,现在,你们要做的便是好好养伤,养精蓄锐。”
“我答应你们,绝不会忘了你们任何一人。”
张辰抬了抬手,高声道。
然而,没有任何一人愿意起身,都想跟着去立功。
“唉,将军如此体恤你们,为你们着想,你们怎可辜负将军。”
“岂不知后方和粮草乃重中之重,此番大胜皆是将军带给我们的,我们怎可不听将军之令,岂不让将军心寒。”
“胜利,是我们共同的,军功不会忘了你们任何一人。”
萧玄叹了一口气,朗声道。
那一句辜负将军终是触动众人,众人互相对视一眼,不情不愿的起身,眼中满是遗憾。
“呵呵,大家不要灰心,功劳有的是机会立,本将军绝非厚此薄彼之人。”
“我答应你们,日后一定让你们过上想要的生活。”
“现在,我希望你们做到令行禁止,我们一同完成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张辰笑了笑,声音温和了一些。
“末将领命。”
张合咬了咬牙,最终起身接令。
因为将军每一次说的都做到了,将军定不会忘了他们。
“镇东将军萧玄听令,命你领三万骑兵为先锋,换上战国士兵铠甲,马踏战国。”
“怀化将军徐斌、奋威将军邓安听令,命你二人领步兵十万,紧随骑兵身后,接收战国城池。”
“此番骑兵以战养战,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攻破战国皇城。”
“诸军随我一起马踏战国,立不世之功。”
诸般令下,张辰振臂高呼。
“马踏战国!”
“马踏战国!”
“马踏战国!”
全军士气高涨,喊声震天。
“出发!”
张辰大手一挥,骑上战马。
霎时间,十数万大军浩浩****朝着长明关之后进军。
马上,面若死灰的耶律奇也被带着。
穿过泥泞地带,三万骑兵加速奔向长明关之后的战国城池汤城。
傍晚时分到达。
“我军大获全胜,春秋大军大败,退守绵竹关,少帅班师回朝,速开城门。”
张辰让早已准备好的士兵齐声高呼。
耶律奇瞬间瞳孔一缩,明白了张辰为什么要带着他。
他很想提醒汤城守军,奈何被楚若惜点了穴,根本动弹不得。
而他的威望在战国十分的高,汤城守军一看真的是他,没有丝毫犹豫的打开城门。
他只能绝望的看着这一幕,看着春秋国大军入城之后,迅速屠杀控制汤城。
他只能愤怒的瞪着张辰,恨不得把这个阉狗生吞活剥。
而张辰只是轻蔑的暼了其一眼,下令大军取汤城守军之粮生火做饭。
吃饱喝足休息了一会,徐斌领一支步兵率先抵达。
张辰让其控制汤城后,继续率领骑兵东征。
就这样,靠着耶律奇诈开城门,他们几乎没什么死伤,五天连下十三城,逼近战国皇城。
他们连战连捷,春秋国内亦是风云变幻。
“陛下,刑部侍郎杨俊,自入绵竹关后便音讯全无,恐已遭遇不测。”
“张辰阉贼恐已叛变,如今绵竹关控制在其手中,春秋危矣。”
“还请陛下速速下旨除去其征东将军之职,再派一军前往绵竹关将其抓捕处决。”
朝堂之上,沛国公王天阳满脸着急的说道。
“还请陛下速速下旨。”
其他所有大臣纷纷跟着请旨,包括主战派。
杨俊音讯全无,边关亦无战报,必定是出事了。
女帝秀眉微皱,此刻也是心中没有半点底气,毕竟张辰是有叛变的理由的。
杨俊没了音讯便算了,就连二公主和楚若惜都没有消息传来,这让她不得不怀疑。
边关不知情况如何,皇城亦是暗流涌动,若是再派军前往边关,皇城空虚,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她已是骑虎难下,内外难顾。
但无论如何,皇城之中仅剩的三万兵力一定不能动。
眼睛一眯,她突然开口道:“沛国公,你乃春秋柱石,位高威重,便由你带军一千前往边关调查。”
“想来以沛国公之威信,边军定会信之,可平乱。”
“陛下!”王天阳大惊失色。
让他带领一千人去找张辰麻烦,那不是让他去送死么?
“怎么?沛国公是有异议?不愿为国立功?”
女帝语气变得冷冽起来。
“陛下,臣非是不愿,只是臣最近感染风寒,年老体衰,实在不能远行。”
王天阳连忙找理由推辞,还假装咳嗽了几声。
“哼!”女帝冷哼一声,开口道:“那么,谁愿意代替沛国公前往?”
此话一出,刚刚还言之凿凿的群臣,鸦雀无声,谁也不愿意去送死啊!
“陛下,老臣愿往。”
最终,还是秦德寿这个耿直丞相站出来。
若说整个朝堂尚有一个忠臣,必定是秦德寿,真正的为国操劳,不惧安危。
女帝有些无奈的看了一眼秦德寿,就你大仁大义,没看到朕是在打压群臣么?
“丞相年老体衰,岂能远行?”
女帝直接做主,拒绝了秦德寿。
秦德寿一愣,抬头看了一眼女帝,顿时明白了女帝的心思。
女帝根本就没打算派人前去,只是想堵住群臣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