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女帝把我纳入后宫

第七十七章 朝堂恶霸

字体:16+-

当张辰来到春秋殿的时候,大臣们几乎都到了,在大殿中等候女帝临朝。

除了少数几人,其余大臣看到张辰这个杀人狂魔,都是害怕的不行,眼神闪躲不敢看张辰。

张辰现在俨然成了朝中一恶霸,昨天一言不合滥杀十多位大臣的血腥是历历在目。

而张辰对此根本不在意,人人都怕他,他便是护在女帝前方最坚实的盾牌。

以后谁再敢图谋不轨,只要他还活着,那都得掂量掂量。

他径直走到最前方,但想想好像不合适,他现在不是大将军了,只是商州刺史。

于是他又退回来,走到中间的文官队列中。

结果,这些文官怕他怕的不行,连忙让开,离得远远的,多少有些孤立他的架势。

“干什么?联合起来孤立我?结党营私?”

张辰一个眼神瞪了过去。

“不敢,不敢。”

一众大臣吓得一抖,胆战心惊的回到原来位置,低着头不敢看张辰。

“陛下驾到。”

随着李公公那刺耳的声音传来,女帝一身红色凤袍走来,再度恢复成往日威严端庄的模样。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跪拜。

“平身。”

女帝威严的吐出两个字,落座龙椅。

“陛下,臣听闻昨夜靠山王逃走,并且带走三万镇北军。”

“还请陛下下旨捉拿靠山王。”

依旧是丞相秦德寿率先上奏。

“靠山王已是丧家之犬,成不了气候,此事稍后再议。”

“商州刺史张辰,此番救驾有功,官复原职,拜大将军。”

女帝神情威严的说道。

“臣叩谢陛下隆恩。”

张辰伏首一拜,满脸嘚瑟的走到最前方,立于丞相对面。

“陛下,不可,张辰于商州私自招兵二十万,此乃大逆不道。”

“昨日于春秋殿上滥杀大臣十余人,实在猖狂至极,罪大恶极,还请陛下为枉死的大臣讨回公道。”

“还请陛下为枉死大臣讨回公道。”

现在有女帝撑腰,那些大臣一下子有了底气,纷纷上奏弹劾张辰。

“张爱卿,可有此事?”

张辰目光看向张辰。

“启禀陛下,臣赴任商州后发现前任商州刺史李翰大人并非被八王叛军所杀,而是被商州吴家所害。”

“吴家借八王造反之际,残杀商州所有不服从吴家的官员,商州已变成吴家的商州,而非朝廷的商州。”

“官商勾结,竟敢私吞朝廷发放的赈济粮钱,胆大包天。”

“臣与少将军发现此事后,准备向朝廷奏报,然商州已被吴家掌控,消息根本传递不出,就连臣和少将军亦无法离开商州。”

“臣想起臣还是东厂厂公,有皇权特许的先斩后奏之权,于是便当机立断,与吴家虚与委蛇,引蛇出洞。”

“吴家看重臣的带兵能力,遂臣将计就计,假意与吴家合作。”

“吴家早就蓄谋造反,私自打造兵器、铠甲,偷养战马。”

“臣与吴家斗智斗勇,最终利用吴家为朝廷招兵、练兵二十万,再接大军镇压吴家,还商州清明。”

“陛下要臣去治理商州,然商州被吴家把控,不除吴家如何治理商州。”

“还请陛下明断。”

张辰义正言辞的躬身说道。

“好一个吴家,安敢如此大逆不道,该杀。”

“猛病还需猛药医,吴家胆大包天,罪该万死,大将军辛苦了。”

“虽方法极端,然为春秋国除一大害,并为春秋国获得大军二十万,大将军无罪有功。”

“但,私自滥杀朝中大臣又是为何?”

女帝威严的说道。

“启禀陛下,臣所杀的皆是乱臣贼子,与吴家勾结,沆瀣一气,实乃朝中蛀虫。”

“此外,其臣服靠山王,足以说明其对陛下不忠。”

“臣杀他们,一来其该死,二来是想通过他们震慑群臣,看看有没有人与靠山王一起合谋的。”

“此乃那些乱臣贼子与吴家勾结之证据。”

张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证据。

这话一出,那些曾臣服于靠山王的大臣们顿时就慌了。

“陛下明鉴,靠山王奸诈,欺骗我等陛下宾天。”

“我等受其蒙骗,为朝廷稳固,社稷稳定,我等方才迫不得已臣服。”

“若知陛下安康,我等便是拼却性命也定要与靠山王抗争到底。”

一众大臣连忙跪地辩解。

而女帝根本没有机会,而是反抗起那些证据,脸色变得阴沉。

“混账,当真该死,大将军杀得好。”

“刑部大理寺丞秦明听令,此事由刑部去办,抄其家,灭其九族。”

女帝怒声说道。

贪官污吏必须严惩,否则朝堂何来清明,也是杀鸡儆猴。

“是!”

秦明赶紧跪地接旨。

一看女帝发怒,登时无人再敢出声。

那些曾贪墨过的官员,还有与其他三大世家有所勾结的官员,此刻皆是心跳加速。

这时,女帝的目光看向下方跪倒在地,曾臣服于靠山王的大臣们,眼中一抹杀机涌动,但很快便压下去。

“朕知你们被靠山王蒙蔽,然身为朝堂重臣,却不能明察秋毫,连朕到底是死是活都分不清。”

“此番若非大将军救驾及时,你们是否真的要尊靠山王登基?”

女帝声音冰冷无比。

“臣不敢,臣有罪。”

群臣吓得瑟瑟发抖。

“哼,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罚俸三年。”

女帝强压着怒火冷哼道。

一群无用庸臣,若非现在朝堂官员不足,这些人,岂能继续为官。

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寒冬过,科举提上日程,这些无用之人,也该离开朝堂了。

“谢陛下隆恩。”

一听只是罚俸三年,这些大臣纷纷松了一口气。

“报~,陛下,边关急报。”

就在这时,兵部侍郎叶朗火急火燎的跑进来。

“念!”

大殿之中的气氛一下便紧张了起来。

“长白关急报,燕国趁我春秋国北境被草原异族肆虐,发兵二十万攻打长白关。”

“长明关急报,战国拥立前丞相曹铭为帝,结兵十万攻打长明关,意图夺回长明关。”

“北境急报,御林将军孙成奏,草原异族丹鞑族二十万大军肆虐岐州、滁州,掠夺两州百姓,死伤俞八万之多,两州大半城池沦陷。”

“今大军十五万,只能守住两州剩余城池,接应百姓避难,丹鞑大军意在劫掠,不与大军交锋,无可奈何。”

“孙立将军上报请援。”

叶朗连读三封急报。

被三面围攻,大殿之中的气氛一时间凝重到了极点。

这还幸亏是张辰提前把吴家解决了,否则这个时候吴家趁机于南边作乱,那可就是四方皆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