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曲一番话说得在场几人汗毛炸起,当然徐达出来。
他不是不聪明,而是根本就懒得想,再加上视杨曲为妖人这个观念阻隔,他真是听都不想听。
朱元璋更是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杨曲是穿越者,这番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最开始宝钞的出现,本事朱元璋为了凑军费,后来才逐渐流落到民间。
结果朱元璋一看,还挺方便,也算是造福百姓了,心里一直以大明宝钞为荣。
但谁能想到,这宝钞的问题,竟可能会害得国之不国,幸好他没有规定民间只能使用宝钞。
他只是规定宝钞也可以作为货币,并没有取缔金银铜钱的位置。
这时候杨曲其实也在疑惑,因为根据历史上说,大明宝钞正式发行民间乃是在洪武八年,当年就造成通货膨胀了,这都洪武十五年了,怎么可能才贬值三成?
这其中大概有什么他还不知道的原因,现在他也懒得去想了。
“那,那咱马上下令,把大明宝钞都收回来。”朱元璋急道。
这想法可是把杨曲吓了一跳:“陛下不可!”
“陛下,您这是关心则乱啊,试问你把宝钞收回来之后,百姓亏的钱怎么办呢?”
“官府用金银铜钱去填补吗?那还不知道是个多大的天文数字,官府肯定是出不起的。”
朱元璋的确是关心则乱,被杨曲这么一点,就明白了过来,满脸忧愁:“那,那该如何是好?”
杨曲想了想,道:“办法嘛,还是有的。”
“官府可以再发行一种新的宝钞,然后下令,只要手持这种新的宝钞,可随时向当地官府兑换等量的银钱。”
“一贯宝钞,就换一贯银钱,不得克扣,同时也可用旧宝钞去兑换,就按照目前的购买力来算,一贯旧宝钞,换七百文新宝钞。”
“如此,既保证了新宝钞的价值,又可以逐步收回旧宝钞。”
“等到新宝钞开始替代旧宝钞之后,就不要在印发新宝钞了,等到时间推移,宝钞自然损坏减少,金银铜钱又重回货币主流,如此便能安稳。”
“我把这个叫做软着陆。”
杨曲这么说,其实也是无奈之举,身为现代人,他又如何不知道,软妹币一直都没有停过加印,什么货币换代,什么兑换旧币、坏币等等。
但没办法,他又不是学金融的,不知道到底应该印多少合适,如此不加以节制,那新旧宝钞又有什么区别呢?
只能用这个稍微笨一点的办法,让宝钞慢慢撤出货币行业,把对百姓的伤害降到最低。
“这新宝钞呢,当然需要避开旧宝钞的其他缺点,比如不易保存,可以让官府能够兑换残币,比如一张一贯钱的宝钞破了一半,可以兑换五百万。”
“纸质也需要改进,还有就是防伪,这个事情,臣倒是可以请命。”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杨曲一言,道:“难得你这懒惰的小子会主动请命。”
杨曲双手一摊:“没办法,因为我清楚,这个事情非我不可,并且我也可以保证,我做出来的宝钞,没人可以仿制。”
朱元璋对这一点倒是没什么怀疑的。
“再说了,”杨曲继续道,“此事影响甚广,兹事体大,需要顾到的方方面面何其多,就算是陛下现在马上同意此事,都怕还要在朝堂上于诸多大臣商讨数年才能彻底敲定。”
“再到正式执行到收尾,起码也是数十年之功。”
“我就算是要做,也得等彻底敲定在做,那也是好几年后的事情了,我现在完全无须担心。”
“反而是现在主动请命,还能在陛下这里卖个好,那什么,陛下,我这次难得这么主动,您就不,赏点?”
朱元璋顿时哈哈大笑,指着杨曲:“你小子,有这么缺钱吗?”
杨曲有些急了:“不是刚说完俸禄太低的事儿吗?”
“可你家里还有一个布庄,生意听说不错,也不该缺钱。”
“家里的钱和陛下赏的钱,那花起来能是一个感觉吗?”
这话倒是莫名讨了朱元璋欢心,难得大方一回:“你小子难得今天没骂朕,说得还好听,来人,赏五百贯!”
末了又补充道:“五百两白银,不用宝钞。”
总算是从朱元璋手里赚到钱了,杨曲也很是高兴:“多谢陛下!”
徐达神游天外,被朱元璋一阵笑声喊了回来,他刚才压根就没听全谈了什么,就见到朱元璋被杨曲逗得哈哈大笑,心中厌恶更甚。
当真是个会讨陛下开心的妖人,难怪以殿下的心性,都想把这个家伙赶走了。
想着,他下意识看了朱标一眼,却见到朱标此刻正低着头皱着眉,一副陷入了沉思的样子。
这怎么回事?
又扭头看向李善长,结果李善长才是这样。
如此,徐达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漏听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但眼下朱元璋正高兴,自己这时候要是问怎么回事,怕是要惹朱元璋生气,就只能憋着了。
朱元璋此刻则是压根就忽略了这边的三人组,和杨曲相视笑过之后,又缓缓道:“你这法子,到也算不错,只是如此,所需要花费的钱财,朝廷怕也拿不出来吧。”
杨曲收敛了笑声,正色起来:“没错,这样相比于直接收回旧宝钞虽然要少花钱,但所耗费的钱依然很多。”
“所以我就不得不向陛下提议。”
朱元璋微微挑眉:“但说无妨。”
杨曲抱拳:“求陛下大力发展商业,尤其是要解除海禁,沿海贸易,这才是大头!”
要换平时杨曲这么说,朱元璋劈头盖脸的就骂过去了,但今天杨曲讲了这么多,朱元璋就不得不仔细考虑一下了。
但,他到底没有就此表态。
“我看今日诸位都累了,商业之事,咱们择日再谈。”
“这样,杨曲,你回去之后,把宝钞还有俸禄两件事,拟一个折子来,咱会拿到朝堂上讨论。”
“就这样吧,都回去休息。”
朱元璋说罢,率先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