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桃色

【7】

字体:16+-

肖国军通过种种手段,在广电局的地位是越发牢固了,他培植亲信,排除异己,不断地强化自己的领导权威,他俨然成了广电局一手遮天的人物。肖国军除了利用手中的权力占有美色之外,也在想方设法地为自己攫取经济利益。

广电局的大楼年久失修,四处漏风漏雨,肖国军上台之后,曾经跟广电局干部职工承诺过,在他的任期内,一定要新建一座高规格的广电大厦,改善职工的办公条件。

如今两年任期已过,肖国军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正赶上这几年房地产开发热,肖国军就打起了盖办公大楼的主意。可是钱从哪里来呢?思来想去,肖国军有了自己的主意。

广电局办公楼正处于项山市的闹市区,属于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肖国军想,如果采取置换的方式,将这块地皮卖出去,然后再用换来的钱,选择一处并不繁华的地段建办公楼,那么资金上应该相差无几。但是聪明的肖国军却不满足于此,他想既然是盖办公楼,那么就要有超前意识,一定要大手笔,要盖就盖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且不能满足于置换来的这一点有限资金,还可以向市财政再申请要一些钱,只要有钱了,想怎么盖就怎么盖。

于是,在肖国军的精心策划下,一份关于项山市广电局申请新建办公大楼的请示草拟完成了。在请示中肖国军详细列举了原办公楼存在的问题,比如老化严重,设备陈旧落后,已经不能适应项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不利于广播文化事业的传播,并提出了可利用置换的方式解决部分资金难题的想法。

早在递交这份请示报告之前,肖国军就做了大量工作,跟市里相关领导进行了汇报,说旧办公楼实在是用不了,对发展项山市的广电事业形成严重阻碍。还说新建办公楼并不用市财政全额出资,只要拿出一部分就可以了,除了置换获得的收入外,先让开发商垫付,等工程交付使用后,再分批次给付。

市委市政府领导考虑到广播电视事业涉及民生,而项山市广电局办公楼又的确老化严重,是到了该盖的时候了,就将新建广电大厦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可以说这个出发点是好的,没想到却正中肖国军的下怀,因为他的心里很清楚,只要这个工程被批准,他就有了发财的好机会。

广电局的广大干部职工对盖办公楼还是支持的,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新建办公大楼当然是好事,谁不希望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办公,谁不希望再新上一些高精端的办公设备。虽然他们心里也明白,一般来说领导们都会借助盖办公楼的机会捞取一些好处,但只要不太损害他们的利益,捞取好处也无所谓,他们对此并不关心。

就这样,在肖国军的一手策划下,项山市广电大厦项目轰轰烈烈地启动了。肖国军在工程发包、大厦装修等各个环节,只要能做手脚的地方,都采取多种方式与开发商勾结,那钞票就源源不断地流入了他的腰包。

广电局一些有正义感的老党员老同志对此看不过,私下里议论纷纷,可是议论归议论,大家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也没有揭发检举肖国军,大家都采取了观望态度。

夏雪对肖国军的这种劣行也早有耳闻,可她纵然对肖国军有意见,也不能因为此事进行打击报复,这不符合她的做人原则。非到万不得已,夏雪绝不会来个鱼死网破,她还是尽最大努力克制着。

夏雪现在进入了人生的低谷期,事业上看不到一丝希望,爱情上也没有着落,除了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外,其他则一无所有。她不是一个死心眼儿的人,在经历过无数个痛苦的日夜之后,痛定思痛,决定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航向。她想,既然在广电局没什么发展了,为什么不跳出广电局谋划自己的将来呢,肖国军这个混蛋只能在广电局这个圈子中挡住她前进的道路,但在广电局之外就未必能左右得了她的前程命运。

于是,夏雪开始将目光投向广电局以外的地方,她打算有机会调出广电局,上次借调期间市委组织部和宣传部的领导对她都比较欣赏,如果可能的话,调到这两个单位也不错。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两个地市级电视台非常看好她的主持风格,对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引入她的想法,也不排除随时将她借调过去的可能性。

正当夏雪为这些选择犹豫不决时,恰好又有了一个改变她命运的机会,这一年S省为了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响应国家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号召,大范围面向基层公开选拨党政领导干部,而且省市县三级都有公开选拔名额,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

夏雪所在的项山市这次也拿出了近20个公选岗位,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招考副(乡)局级领导干部,其中项山市广电局也给了一个名额,招考一个副局长。招考条件是大专以上学历,担任副科级以上职务两年以上,年龄40周岁以下。消息传来,广电局符合报考条件的中层干部们跃跃欲试,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真的考上了可以藉此改变命运,一下子就迈入了副局级领导的行列。

夏雪是完全符合招考公告规定条件的,陆菲动员她:“对了,这次招考副局长你报名不,我看凭你的实力应该差不多。”夏雪说:“报什么啊,报了也是白报,估计局里的审核都通不过,肖国军对我怨气这么大,不会让我考的。”

陆菲说:“招考公告上写得清清楚楚的,你的各方面条件都符合,他想不让你报也没有理由啊,如果真不让你报,你就找市委组织部反映情况去,反正你跟组织部的人熟,这次招考我听说就是组织部负责的。你还是报着试试吧,万一考上呢。”

夏雪一听也有道理,不管咋说这也是一次机会,而且据说这次的招考相当公开透明。所以夏雪就给组织部的朋友打了电话,在他们的帮助下,夏雪很容易就报了名。肖国军听说夏雪也报了名,本来想暗示局党委办公室不予盖章审批的,但是不盖又说不过去,因为夏雪已经提前跟组织部门沟通过了,广电局很多条件不如夏雪的人都给盖章了,如果不给夏雪盖章,则明显存在问题。这样包括夏雪和赵晓红在内,整个广电局总计有13名符合报考条件的中层干部报了名。

赵晓红听说夏雪也报了名,立即将嘴巴撇成了八字,跟身边的人嘟囔道:“就她那样儿也想考副局长,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看她哪点长得像副局长,跟个花瓶儿似的,我看做人家二奶还差不多。”赵晓红的话引来旁边人的一片哄笑声。

这次公选副局长赵晓红势在必得,在她看来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无论是理论功底,还是实践经验,都在夏雪之上,别人不敢说,起码她考过夏雪是没有问题的。

夏雪对于报考副局长这件事,原本抱的希望就不大,因为这些年根据社会舆论来看,似乎选拔领导干部这件事就没有绝对公平过,如果你不具备足够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实力,很难脱颖而出。她夏雪有什么?一没钱,二没人,想要找个人帮忙说情都找不到。但既然报了名,就要认真准备一下。正好赶上工作不忙,夏雪就买了两套复习资料,在家安下心来学习备考。

这次S省的公选大体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资格审查,审查合格后再进行笔试、面试,最后进入组织考核程序。为了保证公选的公正性,所有命题都由省里统一负责,笔试也在省会城市进行,项山市组织部只是负责公选的协调工作,并不参与直接命题。

笔试当天,项山市广电局为了表现对报考人员的关心,还特意派了一辆专车接送他们。赵晓红一上车就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考试前预测会出什么样的考题,考试后又议论这题目如何的简单,不时地发出嘻嘻哈哈的大笑声。从赵晓红的表现看,似乎答得很不错。夏雪则坐在角落里闷着头一声不吭,她心里很清楚虽然这次发挥还算正常,但是没有把握能够进入前三名。按照招考公告规定,只有笔试进入前三名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面试。

大约过了半个月有余,笔试结果终于出来了,夏雪以总分256分的总成绩列所有报考人员中的第一名。第二名则是项山市文体局的一名科长,名叫秦文,他打了242分。而第三名则被项山市广电局社教中心副主任韩美芝获得,她的总分是240分。

至于赵晓红等人压根儿就没进入前三名。成绩公布之后,整个项山市广电局沸腾了,谁也没有想到一向低调的夏雪会考取第一名。而叫得最欢、喊得最响的赵晓红却名落孙山。

跟夏雪关系不错的一些同事知道消息后,纷纷前来向夏雪表示祝贺,夏雪依旧保持低调的行事风格,她说:“笔试第一说明不了什么的,面试环节才最为关键,只有总成绩第一才会被选拔上来。”朋友们对夏雪充满了信心,都说:“就凭你的个人能力和水平,面试根本就不在话下,我们相信这个副局长非你莫属了。”

肖国军听说夏雪考了个第一名,心里实在不是个滋味,当初夏雪报名时肖国军还想,报就报吧,报了也未必能考得上。如今夏雪居然以绝对优势考了个第一名,这让肖国军的心理压力倍增。肖国军想,如果夏雪真的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过五关斩六将最终竞选成功,实在让他难以接受。因为在此之前他曾性侵犯过夏雪,遭到夏雪拒绝后,又屡次在工作上为她设置障碍,对她进行打击报复。如果夏雪突然就一步登天进入到领导班子行列来,无论如何都让他的情感接受不了,那不是等于在身边安了一个定时炸弹吗,假如这小娘们儿再抓住他什么把柄,然后伺机报复,也真够他吃一壶的了。

这样想着,肖国军打定主意,无论如何绝不能让夏雪公选成功,要想办法阻止她,但要做得不露声色,一切都在暗中行事,绝对不能让她看出来。所以在一天上楼碰到夏雪时,肖国军还假惺惺地表示了祝贺。他面带微笑地说:“夏雪,这次考得不错,恭喜了啊!”

夏雪看到肖国军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就知道他的祝福并不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但是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也实属不易,就礼貌地回了两个字:“谢谢!”也没有多说什么,然后就快速地离开了。

肖国军望着夏雪婀娜的背影,心里感慨万千,心想多好的女人啊,可惜就是性情刚烈了一点,如果真能把她拿下,成为自己的女人该有多好。但眼下来看,这一切似乎已经是不可能。

肖国军无奈地摇摇头,脸上写满了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