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教育社会:培养“百岁人生时代”的赚钱力

文部科学省制定的教育方针的局限性

字体:16+-

日本还没有认识到再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对成年人进行再教育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文部科学省公布的《关于高等教育未来构想的参考资料》中,显示了各国25岁以上“学士”课程入学者所占的比例。根据这份统计数据,位居榜首的瑞士有29.7%的人都选择进入大学接受再教育。

瑞士拥有许多全球化企业,排名第二的以色列则是拥有许多创新型企业的国家。不难看出,再教育为这些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再将目光移回日本,日本再教育的比例只有2.5%,不足瑞士的十分之一。根据这份统计数据,日本排名倒数第二位,仅高于比利时,与OECD平均值16.6%相比也低得离谱。

要想在日本建立起终身教育的体制任重而道远,首先应该从义务教育开始。

日本由文部科学省下属的“中央教育审议会”(以下简称“中教审”)制定教育方针,但中教审制定的方针就存在严重的问题。

当我看到中教审制定的新版《学习指导要领》时,真的是大吃一惊。本应是针对生活在数字化革命时代的学生们进行的教育内容,实际上却完全不符合相应的时代背景。

新版《学习指导要领》从2018年开始首先在日本的幼儿园全面推广,然后依次推广到小学、初中、高中,高中在2020年开始实施,因此现在日本的学生们接受的就是基于新《学习指导要领》的教育。

新版《学习指导要领》中都是诸如“进一步提高知识理解的品质,培养扎实的学习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之类的漂亮话,但具体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教育则让人摸不着头脑。

接受新版《学习指导要领》教育的高中生到了35岁时正是可能出现奇点的2040年。考虑到那一时代可能出现的剧烈变化,现在教育上最重要的课题应该是培养能够应对环境巨变的人才。

当奇点到来之后,现在人类从事的许多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取代,因此人类必须拥有数倍于现在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到了那样的时代,背诵历史年表和元素周期表将毫无意义。文部科学省真的认为通过新版《学习指导要领》就能培养出可以与人工智能竞争的人才吗?我对此深表怀疑。今后人类必须拥有计算机无法取代的能力。为了培养这种能力,必须从现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开始进行教育改革。但在新版《学习指导要领》中,完全没有关于这部分的内容,最多也只是对教师在教学现场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改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