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瑞典同为北欧国家的芬兰,因为诺基亚和发达的教育系统而广为人知。但在20世纪90年代,芬兰曾因为苏联解体而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蓝领工人的失业率从5%飙升至10%以上,国内形势极其严峻。
当时芬兰政府为了摆脱危机,在“教育”和“高科技研发”上投入了许多经费,进行教育改革。
虽然如今芬兰儿童的学习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备受瞩目,但芬兰之前也和日本一样,属于重视知识的“被动接受型教育”。后来在政府的主导下,教育方针才转变为“主动思考型教育”。
芬兰在初等教育中就加入了英语和领导能力、创业者培养等课程,为儿童将来能够发展成为全球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利用小班学习和团体学习的方式构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系统,不但保证优秀学生有更高的提升空间,还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经过这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芬兰在OECD的学习程度调查PISA中常年名列前茅,成为教育强国。
芬兰不但拥有高品质的初等教育,在成年人再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芬兰30岁以上参加职业培训课程的入学者比例为55.5%,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参加再教育已经成为芬兰国民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