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门计划设计师,被技校劝退

第41章 目标,核聚变发动机!

字体:16+-

谈到这里,几人不约而同的望向了右后侧角落里的那只卡斯托斯装置。

脑海中,也自然浮现出了陈楚在制造这支装置时,在实验室忙碌身影…

陈楚…

实在是隐藏的太深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名大二学弟,居然是这样一位顶级大神!

京都大学虽然藏龙卧虎,不乏有天资卓越者出现…但是陈楚,不仅仅对他们,对整个科学界,甚至国家来说,都是极其特别的存在…

几人的脸色凝重了起来,在门口站得笔直,小心翼连门框都不敢触碰。

毕竟,他们谁也不清楚,实验室里是否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连可控核聚变装置都能研发出来…

万一一个不小心…可真的成了整个科研界的罪人了!

就在几人思索之际。

吃过饭的陈楚也从食堂归来,打开了实验室。

一进门,陈楚斌看到了5名博士生站在门口,整整齐齐。

望向自己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拘谨和敬佩。

陈楚略微疑惑的扫了众人一眼,奇怪,明明来的时候还好好的…

“陈总工程师好!”

“陈总工!”

……

几名博士生看着陈楚深深鞠了一躬,用上了只有在见到老教授时才用的礼仪。

“嗯。”

陈楚点了点头,倒也没有过多在意——毕竟自己之前在温室超导研究所的时候,自己麾下的一般科研人员和老教授,年龄也比自己大不少。

这种叫法,一开始可能有些不适应,但是时间一长也会慢慢习惯的。

想到这里,陈楚摆了摆手,带领着众人来到了实验室的中控中心。

来到中控室,陈楚轻车熟路地打开了电脑,一面全神贯注的操作,一面朝着众人说道:

“目前,我所进行的科研项目,具体是核聚变发动机方面的研发。你们以后就主要负责对照发动机和核聚变的参数,专门帮我来记录数据就可以!”

“核聚变发动机?”

虽然众人的心中有些预感,但是在听到这几个字后,还是傻眼了。

核聚变发动机…

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发动机,推动力可以远超现在所有发动机器。

要知道,核聚变发动机作为最理想的科幻小说题材,无数作者对核聚变发动机津津乐道。

一旦完成装载,能够让航天飞行器达到第三宇宙的飞行速度,真正实现星际旅行…

除此之外,汽车,火车,飞机,甚至航天火箭…

假如真的装备上了核动力发动机。

必定会有质的飞跃——达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

但是,这一切都不过是基于核聚变理论的假设而已。

核聚变动力技术,也仅仅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之中,根本没有国家能够研发出来。

按照人类目前掌握的科学定律以及材料的限制下,连核聚变的链式反应都做不到。

更不要说,能够成功掌握这一门技术了。

或许在数千年之后,随着人类科技不断发展,真的能够掌握核聚变技术。

但是那也是下个时代的事情了。

如今的人类,与核聚变理论之间隔着一层明显的断层。

没有数千年的研究积累,成功研发出的概率几乎为0!

然而陈楚在说出这句话时,却平静沉着,听起来像是说着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一样…

脸上的自信坚定的神色,让五名博士生纷纷为之动容。

几秒钟之后,几人把目光从正在操作主控电脑的陈楚身上收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握紧了拳头。

一股激动澎湃的感觉,爬上了他们的心头,正在涌动不停!

通过之前的陈楚的种种表现,他们对陈楚提出如同科幻小说的这一计划,没有丝毫的质疑。

在20出头的年纪…就已经有了如此惊人的资历。

在陈楚身上…

他们看到了那一丝蓬勃的希望!

“是!”

“明白,陈总工!”

……

就这样,陈楚带领着几名博士生,在实验室再次开启了核聚变动力技术研究。

而想要完成核聚变动力技术,并非那么容易,

作为困扰人类已久的技术,核聚变动力有着世界的重大难题:

一是核心装置,二是连接装置。

核心装置,顾名思义便是能够将核聚变链式反应,转化为能源的装置。

只有做到这一步,才算得上是初步意义掌握和聚变可控。

连接装置,则更加复杂——要将已经掌握的可控技术,融入到各个机械发动机中,使其代替原来的能源!

其中不仅仅涉及了物理学,还有机械学,工业学…

自然疑难无比!

然而,这样困扰世界的两大难题,对于陈楚来说却并不算什么。

因为,有关于核聚变动力中的第1步,核心装置资金已经研发成功——斯卡托斯装置便是产物!

因此。

难倒世界无数人的核聚变动力技术,陈楚已经成功解决了第一步。

而这一消息…

如果放到外面的话,恐怕整个科研界,甚至整个世界都会轰动不已!

陈楚并没有一丁点骄傲,此时的他所有的心思,全部都花在了第2步——连接装置上。

随着陈楚不断学习,反复进行实验,比对结果,总结经验…

能够连接核聚变动力装置的进度,正在不断推进着…

……

就这样,不知不觉,时间很快过去。

秋去冬来。等陈楚略微察觉到天气变化时,外面已经飘上了晶莹剔透的雪花…

直到这天清晨,看到这第1场雪的陈楚,才反应过来。

下雪了……

京都的第1场雪,就这样悄然落下了…

靠在窗前略微观赏上了片刻,陈楚轻轻一笑,重新回到了实验室,开始了继续研究。

不久之后,便看到了五名穿着厚厚大衣的博士生,一起走进了实验室。

天气降温,几人也穿上了加绒的厚外套,头上还沾着雪,小脸冻得通红。

在看到陈楚后,纷纷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陈总工,天气转寒,今天多给您带了姜茶暖暖身体。”

白小鹿递过来了一份热气腾腾的姜茶,还有早餐。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们也适应了这个实验室——更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