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希尔曾这样说:“真诚的微笑,其效用如同神奇的按钮,能立即接通他人友善的感情,因为它在告诉对方:我喜欢你,我愿意做你的朋友。同时也在说:我认为你也会喜欢我的。”的确,微笑是与人交流的最好方式,也是个人礼仪的最佳体现。因此,我们在演讲的过程中,你若希望给听众留下一个好印象,就一定要学会露出受人欢迎的微笑才行。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一个灿烂的微笑更能提升你的个人魅力,更能打动人心的了。
很多TED演讲大师建议:作为演讲者,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一种方法去解除观众内心的武装,并与之建立起信任的纽带。这样,他们才乐意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向你敞开心扉。一开始就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并适当微笑。
不妨想象一下,当你登上高高的讲台,本身就与听者形成了一定的距离,而此时,如果你再以一副高姿态演讲,板着脸,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情,此时,哪怕你的演讲很不错,你也很难赢得听众的喜欢。
要知道,谁都愿见着笑脸。雨果有句名言:微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微笑能给听众留下美好、宽厚、平和等好印象,微笑能缩短你和听众距离。卡耐基也说,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演讲便发挥了微笑的作用。演讲开始之前,里根总是先以微笑示人,让人倍感亲切,给大家留下一个极好的印象,演讲过程中也处处让人感到平易和善,而非高高在上。这样的总统作风自然受人欢迎。拉近与他人的距离,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以微笑示人。
因此,在演讲之前,你不妨先酝酿一下感情,然后对听众报以友好真诚的一笑。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心理技巧。
当我们对他人微笑时,传递的是友好、渴望沟通的信息,对于对方来说,自然也能感受到你的暗示,那么,他们通常都会同样以微笑来回答你。
可能你会产生疑问,天生木讷的人,该怎样学会微笑呢?而且,人是复杂的感情动物,或多或少都会受自己情绪的左右。对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生活中多加练习,养成微笑的习惯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外部的体验越深刻,内心的感受越丰富。也就是说,有了外部的“笑容”,也就有了内心的“欣喜”。每天晚上对镜中的“你”笑上几分钟,然后含笑而眠;早上起来,心中默念“嘴角翘,笑笑笑”,你会发现因为有了笑容,也就有了好心情。
原一平是日本著名的推销员,在他成功的推销生涯中,微笑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为了练习微笑,进而使自己的微笑看起来更自然,他经常这样做:他假设各种场合与心理,自己面对着镜子,练习各种微笑。因为笑容只有从心出发,然后贯穿全身,才能感染他人,所以他就买来一个全身镜,一闲下来他就对着镜子练习。根据多次的练习,他发现嘴唇的闭与合,眉毛的上扬与下垂,皱纹的伸与缩,种种表情的“笑”都表达出不同的含义,甚至双手的起落与两腿的进退,都会影响“笑”的效果。
西方也有一位心理学家做过微笑训练的实验,要求受试者每天坚持对人微笑,实验结果令人吃惊。一个月后,有人感激地说:“我原本不爱笑,但从实验开始我每天坚持微笑,我在家庭中和工作中得到的快乐,比过去一年中得到的还多。现在我已养成微笑的习惯,而且我发现人人对我微笑,以前对我冷若冰霜的人现在也显得热情起来……”
2.摆正心态,微笑要发自内心
一个友好、真挚、楚楚动人的微笑,必将会散发出无穷的魅力。然而,只有真诚的微笑才能透出宽容、善意、温柔和自信。
现实中有许多人不爱笑。为什么?是因为他们天生不会笑吗?不是!很多时候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太强。由于这种人自我意识太强,一紧张就不容易笑出来。即使笑出来也很勉强,脸部肌肉显得非常僵硬,有时这种笑比哭还难看。
所以,如果你脸上实在笑不出来的话,那我劝你们用眼睛去笑。虽然眼睛里的笑没有脸上的笑容那样好看,但毕竟是发自内心的,客户也能感受得到。你也可以运用作家李佩甫的中篇小说《学习微笑》中提到的一个方法,即“在一些场合,在一些不想笑而又必须微笑的场合,你就微笑地把嘴张开,露三分之一牙,这样就会带出一些笑意”。
总之,微笑就像三春的阳光,能融化堆积在人们心灵之间的冰雪,改变听众的心情,制造出演讲中的和谐气氛。演讲中,如果你能对听众报以微笑,就会让听众被我们的善意和热情打动,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对我们回以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