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传

曹操灭三袁

字体:16+-

袁绍官渡之战兵败逃回到冀州后,陆续平定了各处的叛乱。不久,袁绍发病,死于建安七年(202年)夏五月二十八日。由于袁绍平素有德政,去世之时,河北百姓没有不悲痛的,市里巷间挥洒着眼泪,如同失去亲人一般。

袁绍一死,就涉及继承权问题。袁绍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袁谭、二儿子袁熙、小儿子袁尚,袁绍继妻刘氏,独爱幼子袁尚,在袁绍还健在时,常在袁绍面前夸这个小儿子,而袁尚本身也是相貌堂堂,很受袁绍喜欢,袁绍有心栽培他为继承人,但众人欲立长子袁谭为继承人,逢纪、审配一向因为骄傲奢侈使袁谭反感,辛评、郭图都同袁谭亲近而与审配、逢纪有矛盾,审配等人害怕袁谭继位以后辛评等人为害自己,就假托袁绍的遗命,拥戴袁尚为继承人。

袁谭不能继位,于是自称车骑将军,驻屯黎阳。袁尚不给袁谭增兵,并派逢纪跟随,但之后因审配拒绝袁谭增兵的要求,而令逢纪被杀,二人更生嫌隙。

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攻打袁谭。袁谭向袁尚求救。袁尚害怕袁谭得到士兵后不还,留审配留守,自领士兵救援。同时派河东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南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共攻河东,并与关中诸将马腾等人联合出兵。曹操派钟繇对抗,钟繇派张既劝说马腾支持。

马腾成功被说服,并派马超、庞德救援钟繇。钟繇趁郭援渡河时攻击,大破郭援。庞德更将郭援斩首。南单于见郭援被杀,主动投降。高干向曹操投降。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攻取黎阳,大败袁尚和袁谭,二人退守邺城。曹操追击到邺城,并收割麦田。此时,曹军诸将都希望乘势消灭袁氏残余势力。曹操依从郭嘉之计,撤军任由袁尚与袁谭自相残杀。

袁谭对袁尚说:“我方铠甲不精,所以上次被曹操打败。眼下曹操撤退,人人想着回家,趁着他们没有过河,出其不意发兵进攻,可以彻底击溃曹军,这个计策不可失去。”袁尚因怀疑而没有同意,既不给袁谭增派兵力,又不给更换铠甲。袁谭大怒,郭图、辛评借此机会对袁谭说:“要将军的父亲把将军过继给哥哥做后代的,都是审配用来构陷您的。”袁谭觉得有道理,就率兵攻打袁尚,双方在外城城门交战,袁谭战败,就率领部队退回南皮。

别驾王脩率领官吏百姓从青州来援救袁谭,袁谭想回去再攻打袁尚,问王脩:“您有什么主意?”王脩说:“兄弟好比左右手,假如一个人准备同人格斗而弄断自己的右手,说‘我一定胜你’,像这样行吗?丢掉兄弟情分而不相亲,天下还有谁同他亲近?近来有人从中挑拨离间造成争斗,用来谋取一时的利益,希望您堵住耳朵不要听。要是杀掉几个阿谀奉承的手下,兄弟重新亲近和睦,来抵挡四方的敌人,可以横行天下。”袁谭拒绝;刘表亦写信给袁谭劝他与袁尚和好,但袁谭仍不接受。

袁谭部下刘询此时则在漯阴叛变,诸郡响应,唯独东莱太守管统抛弃妻儿到南皮支持袁谭。之后袁尚大举进攻,袁谭兵败退回平原。袁尚围城,袁谭于是派遣辛毗向曹操求援,但辛毗见曹操时反而建议曹操应以此机会吞并河北,曹操于是派大军攻袁尚,袁尚立即退兵回救邺城。此时袁尚部下吕翔、吕旷叛变归顺曹操,袁谭却暗中刻将军印绶意图招降他们二人。

曹操知道袁谭并非一心归顺自己,但为了不让袁谭再与袁尚联手,于是让其子曹整娶袁谭女儿为媳妇以安其心。曹操还封其为青州刺史。

建安九年(204年),袁尚再攻平原,命苏由、审配守邺,曹操攻邺,苏由欲叛,事败出逃。曹操破尹楷、沮鹄,韩范、梁岐、张燕投降,皆获封赏。袁尚得知邺城危急,率领一万余人回救邺城,命李孚入城通知审配联合攻击,但遭曹操迎面拦截,袁尚被击败,逃到漳水弯曲处扎下营寨,曹操又将其包围,尚未合围,袁尚害怕,派阴夔、陈琳求降,曹操不答应。袁尚只好回头逃奔蓝口,曹操再次进兵,很快包围了袁尚。袁尚的部将马延等人临阵投降,部众彻底溃乱,袁尚逃往中山。

曹操收得袁尚的辎重,获得袁尚的印绶、符节、斧钹和衣服物品,拿给城内的人看,城内守军沮丧崩溃。不久审配的侄儿审荣引兵入城,审配被斩。袁尚命牵招向高干求援,被拒绝,牵招投降曹操。

这里,还要交代另外两位人物的命运。

陈琳,字孔璋,建安七子之一,颇具文采,初为何进主薄,后避难冀州,袁绍让其掌管典籍文章,曾写了一篇《讨贼檄文》,这篇讨贼檄文,把曹操的“恶”描述得淋漓尽致,文笔和刀剑一般,笔笔都写得激**人心。哪怕不知道曹操的人,读了也会不由得对曹操心生厌恶。

这篇檄文对曹操的评价,只是片面的一小部分,毕竟讨贼檄文的目的是讨伐敌人,从而用来激昂军士斗志的,自然不会说曹操好话。但已经胜利的曹操对于曾经讨伐自己的陈琳却并没有“翻旧账”,只是开玩笑说:“你曾为袁本初写檄文,只管列举我的罪状就是了,为什么还要把我的父亲和祖父写上呢?”陈琳告罪,但曹操知道各为其主、身不由己的道理,便不予追究,后来,他因爱惜陈琳的才华,还命其为司空军谋祭酒。

然而,同样是投诚的许攸,就没有陈琳的好运了。

曹操攻破邺城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到冀州。”曹操表面上虽嘻笑,说:“你说得对啊。”但心里颇有芥蒂。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旁人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曹操在进入邺城后,还去祭拜了袁绍。

当天下午,曹操大宴群臣,众人不醉不归。次日一早,众人便在曹操的邀请下,来到一代霸主袁绍的墓前,进行祭拜。当然还有一个刘夫人,她是袁绍的妻子,至于甄夫人,她的身份有些微妙,此时已然是曹丕的夫人,曹操的儿媳妇。

得知曹操要去祭拜袁绍,从人很快准备了猪牛羊三牲,这是用“太牢”的规格前来祭祀,毕竟袁绍做过大将军,最主要的是袁绍曾经是曹操最要好的朋友。

袁绍的墓地在邺城西郊(今临漳县西)部,南面濒临黄河,西面靠着太行山,依山傍水,显示出一代霸主曾经有过的广阔胸襟,尽管袁绍昔日是曹操的对手,不过曹操的心里对袁绍很敬佩。曹操按照昔日的规格,在袁绍坟上亲手栽了一棵柏树,因为天子坟高三仞、植松树;诸侯半之,栽柏树。而他向袁绍倒酒的时候,仿佛看到少年袁绍英俊的面庞,顿时曹操热泪纵横。

在祭奠袁绍后不久,曹操下令归还在战争中缴获的袁绍的财物、奴仆,并用上好的米来赏赐给袁绍遗孀,此外还规定,袁绍家人的开销,由朝廷专供。并且考虑到战争对河北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曹操亲自下令冀州百姓减免租税: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自此,河北之民无不感念曹操的恩惠。

在曹操包围邺城的时候,袁谭背叛曹操,趁机抄掠攻占了甘陵、安平、勃海、河闲,进攻在中山的袁尚。袁尚战败,逃到故安投奔袁熙。

建安十年(205年),袁熙部下焦触、张南叛变,袁熙和袁尚逃到乌桓。

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兴兵进攻南皮,袁谭奋力抵抗,终于在曹操急攻之下战败,袁谭披头散发,死命打马逃跑,追赶他的虎豹骑士兵料想他不是一般人,加紧追赶。袁谭从马上掉了下来,回过头来说:“喂,放我过去,我能够使你富贵。”话没说完,头已落地。这时候曹操杀了郭图等人,将他们的妻子儿女也杀了。

建安十二年(207年),田畴帮助曹操偷袭柳城,袁熙、袁尚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数万骑在白狼山遇到曹操大军。曹操大将张辽在白狼山之战斩杀蹋顿,袁尚又与袁熙带着几千亲兵投奔辽东的公孙康。

逃到辽东后,袁尚同袁熙商量说:“现在到辽东,公孙康必然见我,我一个人为兄长亲手杀了他,并且占领辽东,还可以用来扩大自己。”公孙康心里也打算捉住袁尚来邀功,就事先在马棚里面安排了精强勇猛的士兵,然后出来邀请袁尚、袁熙。袁熙心中起疑,不想进去,袁尚强迫他进去,袁熙就同他一道进去。还没来得及坐下,公孙康就喝使伏兵捉住他们,让二人坐在结冰的地上。袁尚对公孙康说:“没死的时候,忍受不了寒冷,能给我们坐席吗?”公孙康说:“你的头颅马上就要走万里路,要席子干什么用!”于是砍下二人的脑袋送给曹操。

自此,曹操经过二十年的南征北战,从陈留起兵,终于一统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