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学心机

4.莫做奸商害人——害人胜于害自己

字体:16+-

从古至今,人格信誉一直是每个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时时、处处、事事讲信用,那么,他肯定会取得成功,肯定会被世人所敬仰。一个人如果经常食言,欺骗别人,久而久之他肯定会失去周围人的支持与信任。诚信是做人的起点,也是做人的归宿,离开诚信二字,就没资格谈情感,气节和教养。

孟信是南北朝时北朝的一个小商人,除了经商之外,也兼务农,由于收入有限,日子过得十分窘迫。有一天,孟信出远门去做小生意。在他出门这几天,家中断了粮,妻子和孩子围着锅台转来转去,都没有什么好主意。真是祸不单行。这时,家中惟一的一头耕牛也病了,看样子很快就会死的。孟信的儿子和他的母亲商量说:“既然牛已经有病,不如趁它还没死,牵到集市上把它卖掉,好换点钱买粮度日。”孟信的妻子想了想说:“如今也只好这么办了。”孟信的儿子把牛牵到了集市上,由于这头牛几天没有耕地了,外表一看与好牛一样,竟以不错的价钱卖给了一位邻村的农民。孟信的儿子在集市上用卖牛的钱买了些粮食回家里,母子俩都很高兴。孟信在外地做生意赚了点钱,便匆匆忙忙往家里赶,一路上还盘算着,用做生意赚来的钱置办些家什。孟信回到家里,与妻儿团聚,十分高兴。但当儿子把卖牛的事对他说了以后,孟信当即训斥道:“你怎么能将一头快要病死的牛卖给别人呢?”儿子被父亲训斥得不敢抬头。孟信接着说道:“你卖掉的不仅仅是一头快要病死的牛,而是卖掉了自家的名声和信誉。”儿子听后也深感内疚。孟信主张把钱退还给买牛的人,把病牛牵回来,找兽医抓紧医治。他的妻子说:“卖牛的钱已经用了一部分买粮充饥了。”孟信说:“那就把我做生意赚的钱补进去,把牛牵回来吧!”于是父子俩便到邻村去找买牛的农民。找到了买牛的农民,孟信父子俩说明缘由,把卖牛得的钱并加上这几天喂牛的草料钱,一并交给了买牛的农民,而且一再向买牛的农民赔礼道歉,然后把牛牵了回来。买牛的农民感激不尽,见人便说孟信诚实无欺。孟信的美名很快传遍了乡里,深受人们称赞。孟信在乡里之间建立起来了信誉。使他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最后也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点评:

信誉是经营之本,在某种意义上说,信誉又是企业和经营者的无形资产。因此,从古至今,凡是真正的经营者都把信誉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孟信不以病牛充好牛,因此树立起了很高的信誉,生意日益兴旺,那也就是情礼之中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