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这样炼成的:朱棣的成功之路

二、一封书信,平定永平

字体:16+-

朱棣放着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不当回事,却要亲自北上救援永平,这让部将们都无法理解,北平的全部兵马加一起,也远远不能抗衡李景隆,现在又要分兵出征永平,那么李大将军的大军到了之后,北平怎么办?就算解了永平之围,却丢了自己的大本营和根据地,这交易合算吗?

但是,朱棣从来都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人,别人的想法,他一下能猜到,他的真实意图,很少有人能领会,甚至是道衍都不行。而且朱棣就是这样的统帅,相当有主见和霸气,我让你们出主意,只是给你们一个说说话的机会,最后怎么拍板,还得我来定,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朱棣把大胖子朱高炽叫到跟前,笑眯眯地说:“好儿子,我要亲自带兵去解永平之围。”

“父王保重!那——北平的守卫极为重要,您安排好可靠的人选了吗?”

“放心,好儿子,有了有了!”

“那是谁呢?”朱高炽很想知道答案。

“就是你啊,燕王世子朱高炽,哈哈哈哈……”

朱高炽差点没一屁股坐地上,有一个词怎么说来着,对,五雷轰顶。这是形容他当时的心情,朱高炽心说,你还不如直接给我瓶毒药,让我安乐死好了。

朱棣根本不在乎儿子怎么想,当即宣布:“燕世子朱高炽领一万精兵守卫北平,道衍大师留下辅佐,燕军主力收拾停当,随我出发,直奔永平!”

朱棣接着吩咐:

“马上传令,把卢沟桥的守桥士兵全撤回城里,九个城门都要增派人手,我们的兵力太少了……”

此话一出,朱高炽的脑袋又“嗡”地一下,有一点儿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距离北平三十里的卢沟桥,是由南方进京的必经之路,是守卫南城唯一的屏障,如果占领了此桥,官军就可以一路畅通无阻,直接开到北平城下了。

得,撤就撤吧,谁叫咱们兵少呢……

朱棣又叫出一个小兵,交待了一番,小兵领命前去。

永平距离北平大约四百五十里,行军需要四五天。朱棣的军队不慌不忙前进,刚刚到永平扎营,没两天,就传来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

吴高居然撤军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朱棣拿出了一封密信,挑了那个机灵的士兵,让他一定要送交到吴高手下的大将杨文手中。

这士兵还真是不辱使命,想办法拉关系走后门,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把信交到杨文那里。

杨文打开一看,不禁吃了一惊。

原来这是朱棣写给吴高的亲笔信,这吴高将军可是有故事的人,他的妹妹,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湘王朱柏,就是那个在江陵阖家自焚的十二皇子。

朱柏犯了事,吴高不可能一点不受牵连和怀疑,齐泰也担心他有不满情绪,甚至会投靠朱棣,为妹妹报仇。

这封朱棣的亲笔信中,他痛斥了朝廷中奸臣当道,蒙蔽皇上,自己为了遵守先皇遗训,被迫奉天靖难,为朝廷清君侧,自己的十二弟和弟媳,也就是你的妹妹和妹夫,都被奸臣所害,死得很惨痛,一定要让建文给个说法,一定要恢复他们的名誉,一定要让凶手伏法!希望吴将军加入我的靖难大军,一起南下为皇上分忧……

杨文看了这封感情真挚的劝降信,禁不住心中暗想:“这个吴高,到底有没有和朱棣来往呢,这个朱棣,给我也写了一封劝降信,会不会把我当初贪污军款的事写进去,而这封信又错装给了吴高?不管怎么样,都得防一手……”

杨文立即重新抄录了一遍这封信,安排亲兵立即将原件秘密送往南京。

过了几天,朱棣大军已经到达了永平,为了稳住吴高,防止他向朱棣投降,杨文向吴高建议,避开朱棣的锋芒,将主力移到山海关驻扎,等待时机。

吴高知道,朱棣是个不好对付的敌人,但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朱棣黑了一道,根本无法知道杨文劝说他撤军的真正原因,也就答应了。

大老远跑一趟,没有仗可打,朱棣手下的官兵们都有些不甘心。朱棣告诉他们:不过瘾是不是?带你们去一个好地方,更新鲜更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