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亲密关系

“婚姻”并非女人的保护伞

字体:16+-

说到婚姻,大多数女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爱自己又能让自己依靠的好老公。从古至今,女人在体力上始终处于劣势,在从前靠力气吃饭的时代,这使男人成了家庭的支撑,也使女人从地位上从属于男人,更从思想上完全地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依靠男人。

当然,每个人都有依赖心理,无论男女老幼,都希望有人照顾自己,希望生活中有个支撑,自己可以无后顾之忧。适当的依靠可以让自己放松身心,可以促进生活的和谐美好,但是如果一个女人没有限度的,一味地依赖自己的老公,那么就会成为一个让人厌恶的寄生虫,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家也曾分析说,依赖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影响个人独立人格的完善,制约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作为“人”这样一个个体来说,依赖心理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而对于“婚姻”这个整体来说,依赖心理更是一剂毒药。

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例子:女人与男人结婚多年,一直习惯了和这个男人一起生活,忽然有一天男人要离开她,她顿时就像迷途的小鹿,无所适从了。她已经很久没有工作过了,每天过着洗衣煮饭看电视剧的家庭主妇生活,不再和朋友联系,不再出去应酬交友,她的生活依靠着男人,思想也依靠着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的男人。而多年后的这天,她的男人却不再属于她了,对于她来说,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经历过这样境况的女人,有的走了极端,选择了最简单的逃脱方式,离开了人世;有的在颓废消极了很长一段日子之后,不得不重新开始生活。不管结局如何,这样的遭遇是值得每个女人警醒的,“婚姻”并非女人的保护伞,女人可以永远依赖的只有自己。

在一节心理学教授的课上,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只有一条胳膊的乞丐来到一家门口,向女主人乞讨。空空的袖子晃**着,让人看了很难受。可是女主人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

女主人没有生气,俯身搬起砖来,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因为有一只胳膊,就依赖乞讨?”

乞丐愣住了,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女主人,终于俯下身子,用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

女主人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伸手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女主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几年后,一个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大老板来到女主人的家,他很有气派,但少了一条胳膊。原来,他就是当年的那个乞丐。

他如今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特意来感谢女主人,他说:“当初我只是依赖乞讨过生活,是您给了我自力更生的启示,我才有了今天。”

每个人都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是思想上的贪婪和懒惰使得很多人成为了别人的寄生虫。乞丐也是如此,一个伸手向别人要饭吃的人,一辈子都只能做乞丐,而一个肯自力更生的乞丐,要饭不过是他暂时的保命措施,有一天,他会依靠自己的能力过上和普通人一样,甚至更好的生活。

婚姻中的女人,不要以为自己是女人就理所当然地去依靠男人,不要像乞丐一样认定“要饭”就是自己的本职。有工作的女人在经济上有独立感,这种感觉能使她们的精神独立有相对坚实的基础。很多女人之所以离不开自己已经不再喜欢的男人,就是因为一旦离开他,自己便立刻失去了生活的保障,这样的女人如果不能摆脱掉对男人的依赖,就只能在男人的呼喝声中苟活了。

心理学家说,依赖性强的人是可怜而孤独的人,他们四处碰壁,不被信任,不受欢迎,遭人鄙视。人们产生依赖心理,往往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轻松美好,然而却总是忘记了“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古训,任何事都是两面的,有好的一面就会有坏的一面。对于女人来说,用一时的懒惰和逃避换取一辈子的失落和后悔,值与不值显而易见。

有人说:“结婚就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要互相扶持。”这话说得对,如果你找到了一个会过日子的人,能够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你便应该暗自庆幸并且努力维持,而不是放弃自己的义务去依赖对方。任何美满的家庭都要靠男女双方的努力,失掉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能维持长久,并且,任何女人都希望也应该享有与男人平等的权利,但是,女人是不是也应该付出相等的义务呢?摆脱依赖心理,不是放弃了享受的机会,而是拥有了独立的人格。

依赖心理影响一个人独立人格的完善,制约人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因此,心理学家提出了消除依赖心理的有效方法:首先要克服依赖习惯。当依赖成为一种习惯时,它对人心理的影响就会达到根深蒂固的地步。你应该分析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应当依靠他人,哪些应由自己决定把握,从而自觉减少习惯性依赖心理,增强自己作出正确主张的能力。其次是增强自信心。有依赖心理的人往往缺乏自信,自我意识低下。最后是要树立奋发自强的精神。常言说,温室中长不出参天大树。当今社会是开放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因此,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时代变革,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