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亲密关系

爱孩子,给孩子一个期望

字体:16+-

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

同学们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地关注了他们。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去爱护、期望、珍惜这些孩子。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地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让人感动之余也多了一份思考。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您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 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在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你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他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位置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 大学。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字样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积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启发了我们对教育的思考。一个被老师放弃的孩子,在母亲的鼓励和期盼中,渐渐强大了自己,最后达到了很多常人不可及的高度,可以说这是一个奇迹,而促成这个奇迹发生的无疑是妈妈的爱和她给予孩子的希望。

人们总是说,孩子是娘的心头肉,无论孩子再怎么不好,父母也会尽自己的全力去爱孩子,而往往我们看到的,却并非如此。很多家长一心希望孩子为自己争气,孩子稍有调皮或不听话,不是大声责骂,就是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试想这样的话听多了,不要说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可能会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没用的人,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孩子不抱希望,那么孩子的落后只能怪你没有给孩子一个合理的期望。

现实生活中,很多身为妈妈的女人都很自立,不仅要上班、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还要做家务,尤其是老公出差的时候,所有的活都落在自己身上,辛苦自是不必言说的。然而这里面孩子并没有任何过错,你不能遇到孩子正在做作业,还把很简单的题做错了,就好像炸药包的导火索突然被点着了,瞬间就把怒火发在了孩子身上:过去给他一巴掌,捶他一拳,或者是脱口而出的像洪水一般的指责:“做事情怎么这么不用心?是你的作业还是我的?你给我做作业呢?老师教的你都不会,我咋会?明明给你讲过三加二等于五,怎么能够等于四?一点心都不用,你能干得了什么……”噼噼啪啪一顿吼,孩子一下受到责骂,大气不敢喘,边哭边做作业,心里不知是个啥滋味。

这样的妈妈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为了家庭付出了很多,自己觉得压力大又疲惫,可是这种乱发火的脾气若是不改改,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就得不偿失了。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正处在身体和思想逐渐成长和成熟的阶段,很多家长光注重照看孩子的身体,却忽视了一个人思想的形成也是需要引导和补充各种有益的营养的。什么是有益的营养呢?期望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不单单是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更重要的是,你把对孩子的信任和包容统统放到希望里,一起给了孩子。有了父母的信任,有了父母的包容,有了一种使命感,有了强大的后盾和踏实感,孩子想学坏都难。

所有的孩子都是上天赐予人们的宝贝,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去引导,去相信,去期望?给孩子一个动力,他定会勇敢前行,让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时刻有期望的陪伴,相信孩子,你所期望的一切他都可以做到。

爱孩子,给孩子一个期望,你的信任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因为爱,孩子才能从你的微笑中读懂赞扬与提醒,从你抚摸他的头发这个小动作中读出鼓励和期待。因为爱,孩子才愿意将很多小秘密或是高兴事与我们分享,才会在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打来电话诉说心中的恐惧。也是因为爱,你满心喜悦地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长高,心灵更温暖、更坚强。有爱才有期待,有了父母的殷殷期待,你的孩子才有可能走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