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30 卸载不必要的APP,让手机与生活恢复简单

字体:16+-

极简的意义,就是让我们从繁杂中逃脱,回归到简单质朴,看清真正的需求,不被欲望牵着走。

——【极简便签】

打开你的手机界面,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你的手机里有多少款APP?

·这些APP分别归属于哪一类?

·有几款APP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有几款APP是出于新鲜感和打发时间下载的?

·你每天在这些APP上花费的时间是多少?

·只保留最需要的,你会删掉哪些APP?

问题似乎有点多,但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代生活中,浪费生命的最高效途径,莫过于玩手机。互联网女皇2016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平均每天在手机上花费3.3小时!对很多年轻人来说,这个数据八成是低估了的。

手机,就是一座虚拟的房子,APP就是里面的物品。打开手机界面,APP井然有序,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没有一样是多余的,那我们就不会在这上面耗费太多不必要的精力。如果APP繁杂混乱,新闻、娱乐、游戏、学习、财经等统统都有,一切都从“喜好”出发,那就必然会为它们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占据大量的手机内存空间,导致手机反应缓慢;或是在APP上浪费大量时间,而后感到自责愧疚。

极简的意义,就是让我们从繁杂中逃脱,回归到简单质朴,看清真正的需求,不被欲望牵着走。想不变成手机的奴隶,就要说服自己摆脱虚拟的世界,删掉不需要的APP,让手机和生活回归清澈。

那么,有哪些APP是可以删掉的呢?

上述问题,具体因人而异,在此我仅分享一下个人的心得:

·手机自带的、几乎不用的APP软件。

手机买来的时候,里面就有系统自带的APP。我基本上一年都不会用到几次,任由它们占据内存,着实是一种浪费。所以,能够删除的,我就全部都清掉了。

·耗费时间的、弊大于利的娱乐APP。

这些APP通常都是会无情吞噬时间的高手,比如抖音、王者荣耀、斗地主、糖果消消乐等,它们会给我们带来麻痹的、及时行乐的快感,但我们都很清楚,那不是真正的快乐。在这些APP上刷了两个小时以后,得到的不是满足,而往往是内疚与自责。

当然了,如果你能够保证在娱乐的同时,控制好时间,那也可以不删。以我自己来说,用微博很多年,里面经常会有一些粉丝互动,偶尔我也会分享自己的文章,但每次刷微博的时间不会太久,所以微博我就一直保留着。

可是,抖音这个APP我就没有保留。原因很简单,刷了半小时后,我没觉得有特别大的收获,只是觉得有点头晕,且有一种浪费时间的愧疚感。为此,我就把抖音卸载了。

·看似有价值,但会经常带来干扰的APP。

这类APP很容易让人上瘾,我们在里面会不时地有一些意外收获和启发,故而就认为它是有重要价值的,如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知乎等。

对于知识类的平台,我是选择网页版,早晚各看一次,确保不错过重要的分享。这样的做法,可以尽可能获得自己渴望的内容,又不至于浪费太多时间。

微信公众号的话,同类的我只保留一个,且最多不超过5个。内容太多的话,根本看不过来,却可能遗漏真正需要的、想学习的。

最后就是朋友圈,我前面提到过,已经在“发现页面”将这个功能关闭,但对于自己关心的人,我会不时地浏览一下。如果不关闭这一功能的话,也可以选择“朋友圈权限”,屏蔽那些不太在意的好友,这样的话,留下的、看得见的,都是你最在乎的。

现在,我的手机界面保留的APP有这么几款:微信、微博、音乐、电子银行、读书、打车软件、地图,大致就是这些,没有太多的娱乐功能,但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可以满足,有效地避免了对手机的依赖——没什么可玩,没什么可刷,自然就会选择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