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办公桌上永远只有必需品,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工作的干扰。
——【极简便签】
某研究所的研究员,经过上百个日夜的攻坚克难,终于解决了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研究员松了一口气,他把攻克难题的资料与书桌上其他的资料放在一起,带着满足的笑容回卧室休息了。
第二天上午,待研究员醒来后,却找不到那些攻坚克难的资料了。原来,他的小孙子趁他在睡觉之际,跑进了书房,为了扎一个风筝,碰巧把那些有用的资料拿走了。当这个风筝带着孩子的幻想飞向天空,越来越高,越来越远,最终变成一个看不见的小黑点时,研究员的心血也化为了泡影。
故事的真假,我们无从考证,但这样的情境,在生活中俯拾皆是,并不离奇。
观察任何一家公司的办公室,几乎不可避免地会看到,有些人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信件、报告、备忘录、水杯、笔筒、抽纸,甚至还有没来得及丢掉的外卖饭盒。望见这样的场景,总会让人在心理上感到混乱、紧张和焦虑。实验也证明,混乱的环境会瓦解人的意志,使人变得烦躁不安,做事效率低下。
美国西北铁路公司前董事长罗兰·威廉姆斯曾说:“那些桌子上老是堆满乱七八糟东西的人会发现,如果你把桌子清理一下,留下手边待处理的一些文件,会使你的工作进行得更顺利,而且不容易出错。这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公室生活质量的第一步。”
很多时候,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的往往不是工作中的大量劳动,而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无形中拉长了工作时间。想实现忙而有序,第一步就要告别乱糟糟的办公桌,给自己创造一个清爽的、极简的办公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办公桌的整洁干净呢?
·第一步:对办公桌上的各类文件进行归类。
你可以找四个装信封的盒子或者是文件夹,将其分别贴上“杂志”“日常事务”“宣传资料”“优先事务”等标记,把文件进行归类。这样做的话,日后就不会为区分它们而浪费太多时间了。
·第二步:借用笔筒、书立等对物品进行收纳。
工作少不了要用到参考书籍、笔、橡皮等物品,把这些东西统一收纳起来,避免零落地扔在桌子上,既可以腾出空间,也有助于寻找。
·第三步:定时筛选、丢掉废弃的纸质文件和其他垃圾。
平日工作中,把无用的资料即时进行处理。杂乱的工作环境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有时候忍不住要先收拾一番再开始工作,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就保持着整洁干净,就会省去很多麻烦。如果不确定物品有没有用,也可以借助“三个月原则”来判定。任何在办公桌上放了三个月而没有被使用的东西,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处理掉。
·第四步:养成每天下班之前整理办公桌的习惯。
每天下班之前,把办公桌整理干净,把明天必须用的东西放在显眼的位置,把用过的重要文件进行归类。这样的话,在第二天一早上班时,能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保持办公桌上永远只有必需品,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工作的干扰。人只有在由内而外都舒适的环境下才能够充满**和愉悦,从而迅速投入到工作状态。保持办公桌的干净整洁,本质上就是对“断舍离”和“极简主义”的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