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子龍文集 第3卷 人氣

第三十章

字體:16+-

金克任知道常委們都想聽他怎麽發言,便有意慎乎到最後再說,他不能公開反駁來明遠,也不想簡單**地為盧定安搖旗呐喊,就選擇了一個角度:掉書袋。簡業修關於平房改造的調查報告給他提供了足夠豐富的知識和資料,博聞強記正是他的特長,又可震唬一下那些學曆不高的常委們。他不緊不慢地開口了:“市政府分工是由我負責抓危陋平房改造,如果說劉玉厚的死,他妻子跑到天安門下去祭靈,以及染整廠職工的靜坐等事件,都是因危改引起,理應由我承擔責任,我向常委會檢討,願意接受批評或處分——這是我要說的第一層意思。還想說一層意思,危陋平房的存在就是梨城最大的不安定因素,就像一枚炸彈,你碰不碰它,它永遠都是炸彈,隻是不知道會什麽時候爆炸。你一碰它有可能會提前爆炸,也有可能拆除它,不讓它爆炸。我們不妨回顧一下城市的曆史……

我國曾是世界上城市最發達的國家,在19世紀中葉以前,包括唐代的長安、宋代的汴梁和臨安、清代的北京,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國的城市不完全是西方概念上的城市,它們不是鬆散的行政聯合體,而是統治著較大地區的政治中心。中國又是個有城牆的國家,城市的平麵圖形基本是正方或長方,以‘天圓地方’的觀念進行規劃布局。中國曆史進程的一大特點是頻繁地改朝換代,使整個社會都隨著朝代的改換而緩慢前進,因之不同朝代的城市便具有不同的特色。在被現代人稱為‘都市化病’發生以前,城市的生態群落以及人的心態,構成了和諧的都市生物圈,人口適量,交通便利,住宅寬敞,並保有與鄉村聯為一體的自然風景,那是大城市的黃金時代。隨著大城市的‘都市化’,和諧的生物圈逐漸瓦解,都市生活的消極麵日漸突顯:住宅難、交通難、用水不足、貧困、犯罪、疾病、災害,窮人向城市集中,富人向郊外逃避。美國最先成了一個郊區化的國家,而且證明,郊區化的過程過去是,現在仍然是城市增長的一種功能。一個城市的個性是一種曆史的產物,更是那個城市裏的人的文化氣質和心理特征最為鮮明直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