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起周医生:
近好。随信奉上我最近发表的一篇短文,目的有二:一、注意“回生灵”、“回生膏”原料的质量,有好方子不一定就能制出好药;二、注重制药,世界上的结核病人靠您一家医院是治不过来的。然而,您的制药业如果发展大了,得不到您亲自治疗的结核病人,却有可能吃上您的药,同样也会获益,岂不幸甚。
问候武大夫,并祝
俪安!
尚德堂 1986年3月5日
中药者,中国之药。
可是,我们今天还敢说,中国是中药大国吗?
每年在国际市场上,中成药的贸易额高达一百五十亿美元,中国却仅占其中的3%。就在这3%中,还有70%以上是药材,而不是成药。日本倒在中成药的国际市场上占了90%的份额,连韩国的中成药出口量都超过了中国。
日本从中国大量进口中药材,用生物、化学及物理等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的科学分析,而后制成口服液、片剂、针剂、胶囊,轻而易举地打开了传统中成药长期未能打开的国际市场。以中国家喻户晓的“六神丸”为例,日本人利用科技优势对其配方加以分析,改进传统的制作方法,还加入丹参、沉香等制成所谓畅销国际市场的“心脏灵药”。每年中国进入国际市场的中成药贸易总额,都赶不上日本这一种药的销售额!
难怪日本人扬言,21世纪,中医中药将改名为“东方医药”。而日本,就是“东方医药”的霸主。
我国每年的药业总产值约为一千二百五十亿元,只相当于英国一家葛兰素制药集团的年销售额。这也不能全归罪于中药的落后,我们的化学药品中,97%是外国药的仿制品。
目前,还没有一种中国药在国外获得专利。
新中国成立四十多年了,而德国、日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重新强盛起来又用了多少年?我们的制药业还如此落后,实在是说不过去啦!中药的落后,就更是匪夷所思了……自神农尝百草、黄帝著《内经》开始,中医中药历经数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怎么会失去了应有的光彩呢?
科学技术落后固然是一个原因,我们国内对中药材缺乏管理、质量退化、材质变异才是更重要的原因。我们不自重,越是急功近利,却越是赚不到钱。比如,全球约有70%的中药材产自中国,为什么中成药的销售收入却只占全球该项销售总额的3%呢?滥使低级农药,残留污染严重,这样的药材很难直接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只能低价卖给外国收购商,他们重新加工后再卖,其价格高于在中国收购价的十几倍。“肉头”都叫外国商人赚走了,最后是外国的制药厂家赚大头,我们辛辛苦苦跟着瞎忙活!
世界中药材的市场明明在我们手里,长期以来却不知道爱护,不懂得扶植自己的名牌,树立产品威信,滥采乱种,你争我夺,以至于砸了自己的牌子。如地道的黄芪在内蒙古,偏偏内蒙古的黄芪越来越少;地道的地黄在河北,河北的地黄却出不了口……自古中药就有著名的六大产地:关药(东北)、冀药(华北)、准药、浙药、川药、云药。我们真的连老祖宗给创出的牌子也保不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