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在前,女帝在后

第三十二章 试探还是认真的?

字体:16+-

杨漱尘面露微笑!

“白莲教分支众多,而且教义各不相同。照这样发展下去,迟早是个祸害。的确该一网打尽!”

杨漱尘朝他拱拱手:“宋大人,此事卑职完全赞同。不过卑职有个的疑问,绞杀白莲教不应该是刑部的事吗?咱们御史台想办也没有人手啊?”

杨漱尘瞥了一眼,面前的这二十几位御史就是御史台全部的战力了。

虽说这些御史战斗力非常强悍,但也仅限于嘴炮而已。

“杨大人说的是,这正是老夫邀请你前来的原因。”

宋孝廉手缕胡须:“御史台之所以参与其中,最主要的是因为这两人。一个是吏部侍郎郝宇颉,另一个是户部郎中万有年。这二人都和白莲教纠缠不起,而且很可能有私底的交易。”

事情就这么简单?

杨漱尘有些不太相信,要知道京城的白莲教和朝廷官员都有一些牵扯。

亦如刚被他弄掉的林浊水、耿精忠等,这些人可都身居高位。

要是御史台都查的话,怕是十年都查不完。

“杨大人无须猜疑。”

宋孝廉是老狐狸,一眼就看清了杨漱尘的内心所想。

“御史台之所以要调查他二人,除去白莲教外还有其他的,这点就暂时不便透露了。不过对于绞杀白莲教,老夫到有其他的想法,而且还要借助杨大人的力量。”

嗯?

杨漱尘有些愣神:“宋大人,不知这是何意啊?”

“杨大人先别急!”

宋孝廉笑着说道:“不瞒你说,根据可靠的情报,一个月后江南的白莲教匪徒将会召开大会,准备揭竿而起。京城白莲教的分支,自然是要参与的。”

“京城白莲教有三个最大的分支:分别是无生堂、迎真殿、朝天观。而这其中以无生堂和迎真殿信众最多,牵涉范围也最广。鉴于这种情况,老夫已经和陛下商议过了,决定先掌控住朝天观,然后以朝天观的名义剿灭其他两个分支。”

“宋大人是想控制朝天观,然后派人参加起事大会,作为内应?”

杨漱尘有些无语,自己刚掌控朝天观,这老匹夫竟然也想插一脚。

“杨大人果然聪明,一眼就看穿了。”

宋孝廉看了看他,接着说道:“不过这件事有些难办,想要剿灭这两个分支,势必要出动朝廷力量才行。但如此一来,目的就暴露了。所以……”

宋孝廉桀桀一笑:“所以老夫灵光一闪,便想到了杨世子。”

我?

杨漱尘心神一动,这老匹夫一直杨大人杨大人这样虚伪地叫着,突然又将称谓变成杨世子,难道是……

杨漱尘隐忍有些明白他的心思了。

“不错!”

宋孝廉点点头:“老夫的意思是,杨大人你以世子的身份接管朝天观,然后在利用王府的侍卫将其他两个分支的人一网打尽。如此一来,别人只会以为是分支之间的争斗,不会怀疑到朝廷的头上。”

卧槽,这老匹夫如此阴险?

杨漱尘心神一动,他突然有些怀疑,自己控制了朝天观的事情,难道被宋孝廉给知道了?他这是在试探自己?

他夺走圣女清白的事情,皇帝既然都知道,也不敢保证御史台就不知道。

可他试探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杨漱尘已将此事在女帝那里报备了,他根本没有拿捏的余地!

而且从大局上来说,自己是对付南党的一把利剑,这对北党也是有好处的呀。

“世子或许有些为难!”

宋孝廉叹了口气:“朝天观的人毕竟挟持过世子,现在又让你去掌控,心里肯定会不舒服。不过希望你以大局为重。白莲教起事一旦成功,整个大奉必定又是到处烽火,百姓生灵涂炭了。”

“宋大人教训的是!”

老匹夫已经把事情提到如此的高度,杨漱尘自然也不能拒绝。

“不过……宋大人也清楚,王府的护卫也不算太多,要同时围剿两个分支,恐怕很难……”

“世子糊涂了!”

宋孝廉阴阴一笑:“世子所在的庄子,那些农夫不都是从军伍退下来的吗?以他们的能力,围剿个手无寸铁的信众,还是什么难题吗?再者事成之后,必定会有一些赏赐。这不也给王府减少了一些负担。”

杨漱尘眼神一亮。

你还别说,这老匹夫的主意还真不错。

庄里很多农夫都穷的穿不起衣服了,如果能得到朝廷的一些赏赐,王府也能轻松一些。

“宋大人果然老成谋国。”

杨漱尘点头答应下来:“既然宋大人已经谋划好了,那卑职一定不辱使命。不过此事卑职有言在先,日后卑职掌控了朝天观,诸位同僚可不能借此攻讦我……”

“这点你放心!”

宋孝廉起身拍拍他的肩膀:“咱们御史台别的不说,精诚团结这一点是必须的。既然是一致决定的,即便你出事了也会一起出手营救。”

杨漱尘笑笑,他这点到说的没错。

要说朝廷的那个部门官员最团结,那肯定是御史台。

毕竟他们官小,职权却大的吓人。

如果不团结的话,肯定会受到打击报复。

“还有一点……”

杨漱尘接着说道:“朝天观虽然人少一些,但想要掌控也不容易。这点怎么解决?”

是啊,人家朝天观辛苦发展出这样的规模,凭什么你一句话就让人家放弃手里的权力?

“这点你放心!”

宋孝廉沉吟了一下:“几天前,朝天观的圣女就想求见,老夫一直没有这个打算。不过现在改变主意了,所以,明天你和老夫一起在群英楼见见这个圣女。”

“那好吧!”

杨漱尘点点头,看来应该提前和圣女沟通一下,到时候千万别露馅了。

“世子果然爽快。”

宋孝廉哈哈大笑,随即亲手将监察御史的官印、官服等亲手交给了杨漱尘。

从御史台出来,一路前行一路沉思。

虽然宋孝廉说的很合情合理,但他总感觉这件事不是那么单纯。

“青鸟,去皇宫。”

既然自己猜不透他的心思,倒不如先和女帝通通气,避免日后出现什么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