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2:从摆地摊开始

第388章 一篇文章

字体:16+-

到了农家小院,赵红军撇嘴道:“老板,我去外面转一转,防备他们找来。”

庄晓东点下头,赵红军一个人走出农家小院去。

赵建刚担心地说:“老板,这过两天就得签约,另外总不能不去市场吧?”

庄晓东说道:“放心,王喜年这么嚣张,全靠他哥,只要他哥一句话,他就不敢乱来。”

庄晓东给乔慧敏打电话,一听王喜年,他也皱起眉头说道:“这家伙是个疯子,早些年坐过牢,去年听说欺负了一个外地打工妹,人家都不敢告他,靠着他哥撑腰到处敛财,还拉拢一批刑满释放人员开赌场放高利贷,你可得小心啊。”

庄晓东挂了电话,随后打给经济日报的李大为主编。

一听是庄晓东,对方热情笑道:“庄老板,这一次是不是又想发表什么高见啊?上一次你的那篇国产电影势必崛起的文章反应很不错啊。”

庄晓东说道:“李主编,我一会让人给你送一份文章,你要是觉得可以就发表。”

“哦?又是关于国产电影的?”李大为问道。

庄晓东说道:“这一次可不是,是对当下国产品牌的一些看法。”

“那好啊,最近这方面的文章很多,但都写的不够深刻,希望庄老板你的这一篇能引起国民重视。”李大为笑道。

挂了电话,李大为摇下头冷笑起来,对面的一群人都好奇起来。

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短发清秀美女问道:“主编,是不是川南的庄晓东啊?”

“对啊,又要发表文章了,上一篇写电影,这一次口气更大,想要写国产品牌了。”李大为笑道。

旁边一个中年人说道:“他好像买下我们报社好几年的广告位,可是我们的大金主啊。”

“所以大金主要发表一篇文章,那必须办到,不能给头条,也得给首页。”李大为笑道。

第二天一大早,办公桌上就出现一份文章,署名写着庄晓东文,乔小霖代笔。

李大为根本没看就丢给审核编辑,让对方抽空发表。

江州日报编辑社内,一群人正在悠闲看着电视,这会恰好中午十二点,编辑部有看新闻的习惯。

结果新闻前后,全部都是小仙酒的广告。

这一次国家台给足了标王面子,不仅晚上黄金时间段有广告,就连收视率不错的中午新闻都给了几条广告做宣传。

目的就是让标王做大业绩,这样才能形成广告效应。

标王的效益越好,说明国家台的广告作用越好,广告费自然就水涨船高。

一个戴着茶色眼镜的男编辑周远推了推眼镜撇嘴道:“这个小仙酒包装是真好看,前天给我老丈人提了一箱去,你们猜猜什么价?”

“周哥,这酒好喝吗?”

“周哥,怎么都要好几十吧?”

“我看这酒包装好,应该挺贵的。”

周远撇嘴道:“两百六,奶奶的,要我小半月工资了。”

“我的天,这么贵?”

“两百六,都可以去大酒店摆两桌了。”

周远郁闷道:“现在的老头老太太就看电视认广告,我一开始说提几瓶二锅头,结果老婆非得说她爸唠叨好几次这小仙酒,别的老头家都有人送,他没有显得没面子。”

“哈哈,这都是面子搞的鬼。”

周远无奈道:“但这面子也太贵了。”

一群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主编从外面走来,拿着报纸激动说道:“大家伙都停下,电视关了。”

一个年轻人急忙关掉电视,办公室内的所有人都掉头看着主编。

主编举着报纸说道:“各位好好看看这一篇关于国内品牌的文章,周远你带人去采访,这个作者庄晓东就在江州,一定要采访他为什么对洋品牌如此警惕,还有他这个人也挺传奇的,好好了解一些背景。”

办公室的人纷纷点头,随后接过主编的报纸看起来。

这是一份来自首都经济日报的文章,标题写着‘国货自强,时不可待’!

内容很长,先从国外品牌进行分析,随后写到市场,还提到可乐、美加净、熊猫等等品牌被国外资本收购雪藏的事实,可以说每一条都有理有据,写出了国外品牌对国内品牌的资本杀戮,还形容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商业大战,是洋品牌对国货的一次围剿。

内容还提到首都某家大型超市内摆放的洋品牌数量,而与之对应的是国内品牌的减少,还有外资工厂的开建,大量资本的入驻。

国外品牌和资本正在挥舞大棒,要打死一切有潜力的国货品牌,一旦国货没了,所有人都只能购买洋货,到时候定价权就在对方手里,而国内品牌没有资本就只能停止产品研发,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只能悄然倒闭。

庄晓东的文章形容了没有国货的黑暗时代,写出了许多国人对自强的心声。

虽然很多人对国外产品更加看重,觉得什么都比国货好,但如果没有国货,意味着你就失去了定价权,对方可以用极低的成本赚走你辛苦几个月的工资,因为你没有国货的替代品,所以国货必须要,而且还得强。

几十辆火车的方便面换回飞机的事情也被庄晓东写了出来,他重点提到别人有,我们也要有,如果别人有,我们没有,那就将失去一切。

庄晓东的文章不仅引起爱国读者的好感,大家也对这一场商业大战有了解。

与此同时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大家都觉得庄晓东的文章太深刻了,写出了国人应该担心的事,没有了国货,你就将失去定价的权力。

周远等人商量的时候,首都经济日报也轰动了。

李大为在办公室就好像热锅上的蚂蚁,立马安排手下人出发去江州做采访,一定要做专访,这文章不仅另辟蹊径写出了商业大战的刺激,还让上头领导一致看好。

领导们都知道严重性,都知道国货必须活下去,不能让外国品牌充斥全国,要不然到时候国内的产品就失去了竞争力。

文章从开始的三四家报纸转载到最后上了各大地方新闻,甚至江州电视台都开始报道引用这篇文章的内容,一时间庄晓东三个字,可以说变成了力挺国货的代表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