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古董店那些年

第140章奧觀海

字體:16+-

古文中最容易打眼兒的東西,老玉新工即便排不上第一也能算得上前三。

特別是一些名家所作的老玉新工,再加上高明的仿古技術,即便是博物館,那些頂尖的收藏家,都容易打眼兒。

三爺明顯是發現了這件東西的不對,所以才會露出這麽一副表情。

古代的玉器,特別是和田一類的玉器,基本上都是五位數往上。

從宋代開始,這本生意就一直存在,不行我們發達。

其中仿古玉器,就是在那個時候產生的。

當年就有用漢代古玉的料子,來進行仿古。

饒是乾隆這個大玩家,在當年,都是吃了大虧的。

不過這對於行內人而言,特別是專門玩古玉的行內人而言,主要接觸多了這種東西,要鑒別起來也是比較輕鬆的。

當然這隻是相對而言。

單單說這預期的紋路,素顏玉藍田玉之類的,都是憑借這一點,來進行仿製的。

這種天生的好後天的,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好辨別。

但是大部分,可都不是用這種雜料。

要知道即便是清代的岫岩玉,也頂多就是幾十上百塊。

到了唐宋也不過千元。

這自然是算不上什麽的。

這其中的主流還是以純粹的玉器為主。

其中白玉,是裏邊最多的。

色澤純淨,少有雜色。

這一類,都是很難鑒定的。

因為有玉紋的,多是邊角,基本會被去掉,就像是翡翠的皮殼一樣。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就沒有辦法來辨別。

這玉石有裏有外,不同的地方,結構自然也會多少有些差別。

就比如說,玉筋。

在一塊玉裏邊,這個東西是最硬的,也是最難仿造的。

倒不是因為他密度高,所以在上麵做就困難,而是因為,一塊玉上不可能全是玉筋。

所以做舊的手法,這個很容易導致,玉筋和其他的肉,表現出來的沁色,蝕斑都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