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非悟和女子的注视下,古大师双手犹如蝴蝶穿花般不断上下翻飞,在一张黄纸上快速写下女子老公的生辰八字,随后附在聚阴符和控魂符之上。
下一刻,那根卷毛和女子的长发突然无火自然,化作一小团灰烬,粘附在几张符箓之上。
与此同时,古大师口中还低声念动着一连串的咒语。
不管是林非悟还是女子,都无法清楚地听到具体的内容。
等到古大师念完咒语,他手上的动作也停了下来,将附有男子生辰八字的聚阴符和控魂符装进一个密封袋中交给女子。
“这个东西你拿好,三天之内,你的男人就会被那个女人抛弃,回到你的身边。你有什么要求,只管跟他提。。。”
女子伸手接过密封袋,脸上露出狐疑之色。
“古大师,这就可以了吗?他会轻易答应我的要求吗?”
“我说可以就可以,如果不灵验,五千块钱如数退还。。。”
见识过古大师刚才的手段,女子已经相信了八成。加上五千块对她来说也不算多,所以女子并没有多说,当即起身施了一礼。
“多谢古大师,如果有什么问题,我再来找你。。。”
“最近七天我都会在这里。如果超过这个期限,你可就找不到我了。”
女子把准备好的五千块钱递给古大师,再次道谢后离开。
林非悟一直站在旁边观看古晓为女子解决麻烦,心中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不知道古晓的修为到了什么境界,他也不方便问。
风水相师,分为聚气,凝神,地师,天师。至于天师之上是否还有境界划分,林非悟也无从得知。
林非悟猜想,古晓很有可能是凝神境或者地师境的高人。至于传说中的天师境,林非悟想都没有想过,他甚至不知道天师境的高人是否存在。
林非悟不想错过任何机会,趁着古晓没有生意,继续请教自己心中的疑问,其中也包括在修炼方面的问题。
对于林非悟的问题,古晓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为传承不同,林非悟提出的都是御龙秘经中的疑惑,对于古晓,也有着不小的启发,有时候需要思索片刻才能回答。
古晓和林非悟畅谈正欢,一个男子走到卦摊前。
“请问是古大师吗?”
古晓抬头看了一眼刚刚坐在面前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
“这位先生,可是最近过得不太称心?”
男子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古大师,我爸最近染上了恶疾,已经在医院治疗了三个月,还请大师帮我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古晓伸手抚了一下胡须,微微点头。
“如果我没看错,你们不是本地人吧。而且,已经很久没有回过老家了。。。”
男子微微一怔。
“大师说的没错,我们老家在陕西,已经十多年没有回去过了。。。”
“年轻人,你们家的问题,就是出在祖坟上。十多年不回去祭祖,你们家的祖辈可是有怨气的。他们的怨气形成磁场,就会影响后人的健康。另外,你家祖坟的西北角新建了一个信号塔,所散发出来的电波,也会令你家祖辈不安。想要解决你父亲的问题,不仅要经常回乡祭祖,还要在你家阴宅周围种下一些柏树,用来抵挡信号塔的侵扰。你父亲的病死不了,做完这一切,就会慢慢好转起来。。。”
听到古晓此话,男子脸上露出敬佩之色。
虽然他们一家人十多年没有回去,但是和老家还是有一些联系。阴宅西北角建设信号塔的时候,占用了他们家的祖地,当时给了一些补偿款,还是亲戚帮忙办理的手续。
这件事情,他早就已经忘记。
千恩万谢之后,男子拿出两千块钱放在卦摊上,转身离开,按照古晓的吩咐,立刻回家祭祖。
男子走后,古晓看向林非悟。
“那个年轻人的印堂之处萦绕着一丝灰色气体。这种颜色的气体,并不是阴煞之气,也不是血光之灾,而是怨气。这种现象,一般都是家中祖辈尸骨残魂怨气颇大,才会影响到后世子孙。所以,自古以来,就算离家千里,清明时节也要回家祭祖,否则,就算阴宅风水再好,也无法得到祖辈的福佑。。。”
在这个世上,很多看不见的东西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哪怕是相隔万里,也能彼此感应。
林非悟记得,在他前段时间看过的葬经译本中,有这么一段。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
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这其中,铜山西崩,灵钟东应这句话,还是一个真实的典故。这其中的玄奥,和古晓刚刚对他的教诲有着极为相似之处。
汉武帝时,未央宫前殿的铜钟无故自鸣,而且足足响了三天三夜。
汉武帝觉得很是奇怪,于是招来东方朔解惑。
东方朔回禀汉武帝说:“铸造铜钟的铜矿来自于山中,所以山是铜的母亲,铜是山的儿子。母子之间,可以相互感应。铜钟无故自鸣,大概是因为铜山出了问题。”
几天之后,南郡太守上奏,境内铜山崩塌,波及二十余里。”
在古晓这里解惑了不少疑团,林非悟坚持邀请古大师吃饭。
“大师,我对您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晚上我做东,请你大吃一顿。。。”
古晓掸了掸自己的衣服,从马扎上站了起来。
“算了,我老人家岁数大了,吃大鱼大肉不容易消化。非悟,咱们也算是有缘,以后来京都,给我打电话。。。”
林非悟急忙起身,有些好奇。
“大师,你不是说经常外出游历,不怎么在京都吗?”
“年纪大了,孩子们都不愿意让我出去,害怕有个什么好歹。这些年,我几乎走遍了华夏大地,也该歇歇了。。。”
林非悟哦了一声,帮忙把地上的卦摊收起背在身上,跟在古晓身边朝着公园门口走去。
“大师,我明天要返回上海,以后有机会,我再向您老请教。。。”
古晓背负双手,迈着缓慢的八字步。
“你小子肯定是有着什么奇遇,半路出家,不像是有师父带过的人。不过,你的悟性还不错,能够自己摸索出这么些本事,也很难得。有什么问题,不用跟我客气,尽管打电话便是。。。”
走到公园门口,林非悟想送古晓回家,却是被他拒绝。
“我的身体好着呢,不用你送。非悟,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能不能满足我老头子。。。”
对于古晓的知遇之恩,林非悟很是感激。
“大师有话请讲。。。”
古晓微微点头。
“如果我没猜错,你身上应该有高阶法器吧。我老人家这辈子见过的法器不少,不知道你是否肯让老头子我开开眼。。。”
这次来京城,林非悟害怕过不了安检,把裂魂剑放在了保险箱中,只是随身携带了小玉瓶和紫金觅龙盘。
小玉瓶虽然是法器,却是刚入门的低阶法器。能够被古晓称为高阶法器的,只有他的紫金觅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