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档1995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断...

字体:16+-

袁百里也过不好这个春节了。

在乐士的疯狂打击下,红烧牛肉面被打击得节节败退。

春节热潮中,最吃亏的不止矿泉水,泡面也是。

谁过年回家还吃泡面呀?

谁送礼送泡面呀?

正常是没人送的。

但乐士偏偏不走寻常路,在零食大礼包里夹带私货呀,里面就有泡面呀。

本来销售淡季的泡面,生生被乐士弄成了旺季。

乐士还在火车上做活动。

春运旅客买正版乐士方便面,买一送一。

乐士方便面销量狂增。

袁百里也想跟风,帅康资本雄厚,有扩展市场的机会,他们是不会放过的。

但是。

乐士开发了红烧牛肉面和香辣牛肉面。

口味丝毫不差于帅康,甚至隐隐略胜一筹。

再加上乐士骚操作多,没事就搞一波活动,春运旅客大多买了乐士方便面。

帅康极其艰难地跟风喝着点汤。

销售额是增加了,但市场份额锐减了。

很多帅康忠实用户,纷纷转向了乐士。

再加上乐士饮料销量暴增,钱滚滚来啊。

袁百里看得真眼红。

“今年我们帅康也做饮料!也做冰红茶!也做绿茶!一定抢到乐士的市场份额!”

他发起宏愿。

然而。

李树鹏已经完成了饮料行业的闭环。

他斥资3200万在沪市收购了果葡糖浆厂。

斥资1.2亿,在江城收购食品添加剂厂。

斥资800万,在山城收购了白糖厂。

斥资1200万,在山城收购铝制品厂。

斥资120万,在青江收购纸壳厂。

再加上2.2亿收购青江塑料厂、8000万收购花城益智玩具厂。

他目前欠债2.5亿,等到春节热潮过去,他便能将所有欠款还清。

闻正南用原材料掐住他脖子的计划。

经过两个月,李树鹏已然解决。

而反击才刚刚开始!

一月时,李树鹏花高价,从蓉城进了一批食品添加剂,但订单生产到了一半,那家厂子不愿意继续供货,合约作废。

一月中旬,李树鹏在津门和一家食品添加剂公司谈成合作,同样被帅康搅黄。

同时,他和长安面粉厂达成合作,被大统拦截,停止供货。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为了生产供应春节档的易拉罐,乐士的销售谈了上百家企业,都是零零散散的供货,大部分都是签约反悔,送来的货也有很多次品。

总之,中间的心酸艰难无法细说。

经过这么久,乐士筋疲力尽不说,多花了两千多万。

就在二月初,李树鹏终于和江城泰乐食品添加剂厂达成收购协议。

随后,在腊月二十九,顺利收购山城铝制品厂。

大年三十,收购青江纸壳厂。

终于在95猪年最后一天,实现饮料行业的生态闭环。

无论是谁再使坏,都无法破坏乐士饮料生产了。

李树鹏并没有停止。

他要收购大型面粉厂、食用油厂,以及方便面小类别原材料小厂子。

大年初一,李树鹏驾车来到山城。

他拎着乐士送礼四件套,拜访段经章。

“段处,运输公司的收购可能要暂时放一放了,我要收购山城面粉厂。”

李树鹏向来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我知道乐士现在特别赚钱,但没必要收购面粉厂吧,像你们乐士这样的大客户,不知道多少家面粉厂愿意合作呢。”

段经章打趣道。

“是愿意合作,就是不按期交货,或者以次充好,反正夹在中间很难受。”李树鹏苦笑。

“还有这事?”

李树鹏简单说了几件,段经章皱眉:“你们是得罪什么人了吧?”

“在外做生意,难免得罪人,所以乐士需要自己的面粉厂、油坊。”

段经章表示明白。

他打电话询问一下,山城面粉厂售价几何。

得到回复,段经章张了张嘴巴:“小李呀,太贵了,山城面粉厂要价7000万,要不你再问问别家。”

“就他家!”李树鹏斩钉截铁。

别看面粉厂属于技术含量很低的厂子。

但山城面粉厂占地面积特别大,位于腾龙区,92年撤县设区,经过四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山城核心区。

而这家面粉厂占地16万平,有两个家属楼小区,可见山城面粉厂曾经辉煌的时代。

“除了点地皮值钱外,真没别的值钱了。”段经章想劝李树鹏。

可别这么说。

未来地皮的值钱程度,可远远超过了这个年代所有人的想象。

除了占地面积大之外,李树鹏还看重这家面粉厂的可发展潜力,目前有两条生产线,未来能扩展到十条生产线。

乐士泡面发展极快,未来十条生产线估计只能供应两三个省份的销量。

“唉,我再帮你讲讲价吧。”

“段处,这个价格我能接受,但付款方式我希望是分期付款。”

段经章皱眉,终究点点头:“我帮你讲一讲。”

山城面粉厂不是优质产业。

虽然本身不负债,但随着物流业成熟,经济持续发展,这种遍地是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尤其是面粉厂这种技术含量低的厂子,淘汰速率更快。

所以。

有人愿意接盘,经委还是非常愿意出售的。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

“山城面粉厂,售价7000,分为三年付清,利息按照银行利息计算。”

双方同意。

签字。

李树鹏先支付了2300万。

“老油坊倒是真有一家,我能做主,200万卖给你。”段经章道。

但李树鹏却没看上。

面粉生产线都要十条,油坊自然需要十条以上生产线,或者生产空间都行,钱不是问题。

“段处,我看上了泉区的真意油坊。”

“那不可能,泉区除了保留老城区特色之外,不许任何厂子留在原地,未来以旅游、商业为主,不可能建厂了。”

段经章猜出李树鹏的想法:“你要占地面积够大的油坊啊,也有一家,也在腾龙区,叫香溢油坊,占地面积也有8万多,够你用的了。”

“这家油坊质量不行,还出过事故,老百姓对它印象很差。”李树鹏皱眉。

“所以才会卖呀,而且只需要2000万,我就能做主卖给你。”段经章笑道。

如果真收购香溢油坊,领导层换一拨,工人剔除一部分,耗时太久,还不如自己建一家厂子呢。

段经章也不劝他。

让他自己考虑,反正合乎李树鹏标准的,只有香溢油坊一家。

这家油坊出过食品安全事故,负债一千多万,就是个烂厂子。

“小李,领导层我带走,工人随你支配,经委不会管,这是我能做的极致了。”段经章道。

“买!”

还是三年付款,先付650万。

还要背负起一千多万的债务。

都是小钱。

李树鹏不在乎。

还得继续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