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森不远万里,如约而至。
看着面前身高足有一米九的高大男子,楚枫主动上前和对方握手。
“罗伯特森先生,没想到你还真的赴约了。”
对着面带笑容的楚枫,罗伯特森的眉头皱了皱。
虽然他有些不太喜欢楚枫,但是该有的礼貌和礼节还是要有的。
“楚总希望你能够给我一个满意答复。”
“这个自然,不过在此之前还请罗伯特森先生先进去吧。
说着,楚枫率先走进了包厢。
看楚枫气定神闲的样子,罗伯特森在犹豫了片刻之后,也跟着进了餐厅。
包厢里,两人面对面坐下,罗伯特森始终没有说话。
楚枫也没说什么,只是招呼服务员上菜。
这让罗伯特森越发看不懂了。
“罗伯特森先生,我才知道你是个华夏通,所以特意带你来这里尝尝我们华夏的各种代表菜系。”楚枫笑着给罗伯特森布菜。
罗伯特森眉头微皱,楚枫越是这样淡定,越是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这一次之所以不远万里过来,说到底还是为了那笔欠款。
至于楚枫口中的合作,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然而楚枫一开始只字未提,反而罗伯特森倒是有些着急了。
他按住了楚枫敬酒的手,说道:“今天谈的是公事,不喝酒,我还是希望楚总你能开门见山的说。你叫我来这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楚枫将酒瓶放在了桌子上,然后微微一笑说道:“既然罗伯特森先生问了,那我也就不遮掩了。其实很简单,就是我现在掌握了一项技术,这项技术的诞生对于你们光宇集团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打败其余三家,简直易如反掌!”
罗伯特森直勾勾地盯着楚枫,想要确认他到底有没有说慌。
目前看来,似乎并没有说谎的意思。
他推了推眼镜,纵使对方说的再怎么好听,他也没有被唬住。
“楚总,你没有跟我开玩笑吧,其余三家可都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底蕴深厚,不管是科研资金还是其他的项目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你们鼎盛集团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和这三家公司比起来,还差的远吧。”
“哈哈哈,没错,你说的一点儿都没错,我们的确是后起之秀,但是谁规定后起之秀不能在研究上有所突破了。”楚枫笑了笑,摆正了自己的态度。
这让罗伯特森心里开始疑惑起来。
但他依然不相信鼎盛集团能够掌握比四大天王更加先进的技术。
这绝对不可能!
他看过华夏的材料,除了魔都和京西一些大公司可以生产低端光刻机之外,根本没有其他公司掌握这项技术了。
可以说在整个地球,能够和光宇集团相提并论也只有尼慷大法还有家能三家。
楚枫这个海口夸的实在是太大了。
他无法相信。
根本就是信口雌黄啊。
“楚总,我想我们没必要再在这方面继续下去了……”
“是吗,既然如此那我只能尊重你的意见。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够考虑一下,将来说不定会回心转意呢。”
罗伯特森根本就没有把他说的话当回事。
在他看来,楚枫无非就是想白用自己这边的光刻机罢了。
现在说一大堆,还不是为了不给钱。
“楚总,咱们还是先谈谈钱的事情吧,你既然接手了罗国富的公司,现在并入了鼎盛科技,是不是该把之前的账目算一下呢……”
楚枫笑道:“首先,这笔钱我已经转交给银行代为负责了,那边答应每个季度给贵公司八千万,一年下来就是三亿多,比罗国富一年两亿多,整整多了一倍呢。”
罗伯特森当然知道这件事,可他觉得鼎盛集团不比罗国富,不值得合作,所以早就想抽身了。
但是谁知道楚枫竟然直接将债务关系转移了出去,反倒是让自己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而楚枫的态度很明显,就是冲着他们的光刻机来的。
这还是罗伯特森第一次因为谈生意而纠结。
他现在开始理解当初陈晓薇什么会被楚枫逼成那个样子了。
这顿饭,不欢而散,罗伯特森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但更让他没有想到的还是第二天发生的事情。
就在罗伯特森第二天下午跟总部汇报完工作之后,他就收到了一个让他心情复杂的消息。
楚枫竟然主动联系了家能集团,希望能和家能集团合作。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他们所掌控的技术是七十纳米的技术,七十纳米的芯片已经可以进行量产。
如果全力制作的话,可以将制作工艺提高到四十五纳米以下。
最高纪录则是三十二纳米。
在千禧年之后,这几乎是光刻机的顶峰水平了。
但是想要将三十和四十纳米技术进行量产,目前来说还办不到。
因为制作工艺实在是太繁琐了。
千万别小看几纳米几纳米的小进度,又是几纳米的察觉,带来的就是一个时代的差距。
现如今掌握着这项尖端科技的只有四家公司。
尼慷掌握着量产六十五纳米的核心技术。
家能和大法略显不足,掌握的是七十五纳米的核心技术。
但家能和大法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紧随尼慷其后。
唯独光宇集团,也就是贺兰的asml集团,他们的光刻机是四大天王当中最差的,只有八十纳米。
虽然现在可以小规模量产七十纳米技术的芯片,但是却没有自己的特色。
在很多人眼中,似乎随时会成为中端企业,不再是这个行业的领航者。
光宇集团的高层着不着急?
当然你着急!
在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优胜劣汰实在是太严重了。
也许一年的技术跟不上,就会彻底毁掉整个公司。
所以尖端产业的投入都是非常巨大的。
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就拿光宇集团来说吧,他们每年的研发资金就有上千亿美金!
而且不见得会有成效。
很多企业都是死在了科研的道路上。
有些不得不转型,就如国内的熊猫集团。
有些直接泯然众人,最后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