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订升级版·基础篇

75.信息怎样安排结构?

字体:16+-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信息的“个头”有多大。很明显,它不像讲话稿那样“大腹便便”,也不像调研报告那样“虎背熊腰”,甚至比通知、纪要还矮了一大截。它是机关文稿中最不起眼的“小不点儿”,多则几百字,少则几十字,有时甚至只是一句话,简直是“侏儒”一个,难怪有些“大手笔”老是不屑于编写信息。但其实,它个头小,五脏全,篇幅短,结构难。“大块头”们块头大,容量也大,一个个标题、一个个层次和段落尽可从容铺排。而信息呢?它要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合理安排结构,这就像有些高人居然能在头发丝上刻字一样,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了。

信息的结构包括题目和主体,没有结尾。题目已在前面说过了,需要探讨的是主体部分。

第一个问题:怎样开头?当然不能像其他文稿那样也搞个“帽子”部分,否则“帽子”一戴就没有“身体”的位置了。必须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常见的方法有:(1)不用开头,即连接题目的意思,直接展开内容。在这种情况下,题目本身就已经为它开好了头。如题目是“××县出台主攻工业三大举措”,紧接着就是内容:“一是制定了税费、融资、办事办证、用电用水等方面36条优惠政策;二是建立领导和部门挂钩帮扶企业制度;三是组织专家团队为困难企业‘号脉问诊开处方’。”这时如果在题目后面又搞个开头,就显得多余了。(2)铺垫式开头,即题目不具备导语作用,需要铺垫一下,交代有关事项再展开。如题目是“××市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接着用一句话作铺垫:“今年在各县区推行‘一站式’办公审批。”把时间、范围、方法交代清楚了,它对于题目是具体化的描述,对于后面的具体内容是导语。(3)提要式开头,即承接题目意思,用一句话“拎”起后面的内容。如题目是“××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硬环境”,开头一句话是“计划年内启动六大工程”,后面再分项表述。(4)说明式开头,即用一句话解释题目,引出下文。如题目是“××市实施培养年轻干部‘五个一批’计划”,接着以“具体做法是”带起具体内容。除以上4种方法,当然还可以有其他方法,须根据不同内容灵活掌握。

第二个问题:怎样摆布具体内容?由于信息的结构空间很小,具体内容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么说,就需要精心设计好。通常的叙述方法,或者用序号,一层一层地说;或者不用序号,按先后顺序或逻辑关系说;或两种方法兼而用之,这些都要视内容表达需要而定。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最重要的是遵循“紧凑”的原则。整体不紧凑,就会把篇幅拉得太长;部分不紧凑,就会挤占其他部分的空间。所谓紧凑,就是在层次分明的基础上,做到内容与题目“咬”得紧、层次与层次之间“黏”得紧、句子与句子之间“跟”得紧。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凡短小信息一般不分段,为的也是结构紧凑、节省篇幅。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题目是“××县科学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全文如下:

“经过反复调查论证,总体目标是:在重点发展县城镇的同时,合理发展一批建制镇。到20××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2%。该县强调,小城镇建设必须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夯实小城镇建设的物质基础。要解放思想,以市场为导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年年变,一年一个样’的状况必须改变。一定要充分运用市场规律,避免过去那种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要用好用活小城镇建设资金,大力推进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积极开展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问题。要搞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落实鼓励农民进城镇的有关政策。务必深化小城镇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走‘小政府、大社会’的路子。”

这条信息的问题就是不紧凑,散,乱,语无伦次,而且废话不少。后来修改成这样:

“总体目标是:在重点发展县城镇的同时,合理发展一批建制镇,到20××年,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2%。总体思路是:以规划为龙头,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手段,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为目的,落实好5项措施: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二是把加快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不断夯实物质基础;三是多渠道筹集并管好用好小城镇建设资金;四是深化小城镇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走‘小政府、大社会’的路子;五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落实鼓励农民进城镇的有关政策。”

前后两稿对比一下,就能看出结构紧凑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