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订升级版·磨砺篇

1.难解难分“秘书缘”

字体:16+-

拙著《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后,不意引来了《秘书工作》的“青睐”,一篇洋洋洒洒的访谈录把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老秘”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继而又再三约我写些经验体会之类的文章。这可叫我犯难了:不写吧,人家这是信任我看得起我,再说拒绝这样一份读者众、影响大、质量高的权威刊物,未免显得有点不识抬举;可是写吧,又觉得肚子里那半壶子水已全部“倒”进那几本书里了,实在没词了,“谢郎才尽”了。怎么办呢?犹豫数日,到底还是盛情难却心太软,只好找了几个题目,拉杂谈些个人感受,算是向读者朋友再交一份作业吧。

毕业时本想到报社或文联混碗饭吃,却阴差阳错被检察院选去当了秘书。

唉,说来也是“自作自受”,谁叫我生来喜好舞文弄墨以致结下这份难解难分的“秘书缘”呢?早在中学时代,就被老师和同学们誉为“小秀才”,常有一些“豆腐块”、打油诗之类的“大作”见诸校刊和宣传栏。高中毕业后回乡当农民,白天上山砍柴、下地耕作,晚上挑灯夜战、看书习文,为的是打好功底将来考大学。但那时上大学不靠考试靠推荐,由于很复杂的原因推了几次没推上,后来不知怎么被公社党委书记“发现”,把我调到公社当通讯报道员,同时兼写公社书记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稿,实际上那是当秘书的开始。那时少不更事,加上在公社工作时间不长,还觉得当秘书很有味道很风光,经常跟在书记后面屁颠屁颠地跑,也跟这位书记学到了很多东西。

一年后高考制度恢复,我终于考上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时本想到报社或文联混碗饭吃,却阴差阳错被检察院选去当了秘书。两年后,备尝“爬格子”之苦的我终于知道干秘书这活儿太苦太累一点儿也不好玩,于是拼命钻研检察业务,希望调到办案科室弄个检察官干干,与那些万恶的杀人犯、抢劫犯、强奸犯、贪污犯作斗争,那才有味道够刺激。偏偏碰上省委办公厅下基层挑选“笔杆子”,不知是谁推荐的我,把我写过的材料和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调上去看了,认为“人才难得”,征求意见问我愿不愿去,还说干得好的话可能给省委领导当秘书,我找个理由谢绝了。谁知躲过了初一没躲过十五,这事被地委分管政法的副书记知道了,他老人家眼睛一亮说:“哈!检察院还有这样的人才?”不容分说把我调去地委办公室当了秘书。这一来可就落地生根挪不动窝啦,从副书记的秘书到书记的秘书,从科员到副科长,从正科级秘书到政研室副主任,在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格子里爬呀爬呀,一爬就是八年。终于有一天,分管党群的副书记突然对我说:“行了,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文章,到基层去干干吧!”

职务虽然升了,而且秘书还带了“长”,但领导看重的是我能写材料,这不又得干那秘书活。

谢天谢地,终于解脱了。当时那种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以用文字来形容。我被派到某山区县任县委副书记,一年后又当了书记。怀着对组织的感恩之心,我发奋工作,大刀阔斧开放搞活,招商引资,成为全区解放思想求发展的典型。本来雄心勃勃想继续大干一番,谁知两年之后,组织上提拔我为地委委员、秘书长,职务虽然升了,而且秘书还带了“长”,但领导看重的是我能写材料,这不又得干那秘书活!心里虽然一百个不情愿,但想到毕竟是组织信任,再说共产党员应该时刻听从党的召唤,还是咬紧牙关干吧!这一干又是六年。到第七年,正逢地委宣传部部长职位出缺,于是组织同意我去当了宣传部部长。虽然是平调,但毕竟比当秘书长轻松自在多啦,累了烦了还可以去听听曲儿,幸福指数高着呢!可惜好景不长,一年半后,省某委员会换届,又不知是哪位“伯乐”慧眼大开,要把我调去任常委、秘书长。这一回我无论如何不肯干了,从来怕找领导的我,壮着胆子几次三番找省委领导,理由说了一大堆,并再三表明,我不要提拔不要重用,就在宣传部部长位置上干到退休还不行?回答是不行。大名鼎鼎、德高望重的省委某领导居然还专程找上门来,名义上让我陪同他下县调研,实际上一路上做我的思想工作。事已至此,我还能说什么呢?只好乖乖地重操“旧业”了。经过这几次折腾,心里还真有点认“命”了,不敢再有别的什么想头,作好准备就这么爬格子爬到老了。可做梦也没想到,一年半后,省委又让我离开了秘书长岗位,下派到F市任常务副市长、市长,后又调任P市、Y市市委书记,直至如今被提拔到省级领导机关工作。

当了领导之后,“老秘”的身份又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这就是我走过的路。看看,几经起落,几番转身,始终没能摆脱文字工作的追随和缠绕,这难道不是缘分?当了领导之后,“老秘”的身份又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到现在还得搜肠刮肚谈秘书写作那些事儿,这难道又不是缘分?缘分啊缘分,缘分爱你没商量!

这就难怪,为什么在我被提拔为领导之后,众多的秘书朋友在羡慕之余会对我提出那么多的问题:你当秘书是怎么上路入门的?怎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手笔?当一名优秀秘书有捷径可走有诀窍可寻吗?你当了领导后对秘书是怎么看的、有哪些要求?你还记得和理解秘书的苦衷吗?秘书怎样才能成为领导?如此等等。看那心急火燎的样儿,好像只要我如此这般“指点”一番,转眼就能成为大手笔似的。

我非常理解他们。因为领导与秘书本来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无论思想感情上还是工作上,都需要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更因为我是个多年从事秘书工作的“过来人”,自然与秘书有很多共同语言,把我的经历和感想告诉大家,无论对也罢错也罢,经验也罢教训也罢,可能会有一定的益处。不过,对于秘书们提得最多的写作上的问题,一下子确实难以说清楚,还是先拿我自己的经历来“剖析”一番吧。

想呀写呀,想得头昏脑涨眼冒金星,写得腰酸背痛眼圈发黑,差点连女朋友都“吹”了。

我当初之所以厌烦和躲避“爬格子”,坦率说确实有点怕苦畏难的“活思想”,因为这是一项超强脑力劳动,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是难以胜任的。想起那个著名的比喻:“婚姻就像一个金色的笼子,在外面的人想进去,在里面的人想出来。”秘书岗位差不多也是这样。在外界很多人看来,哇!在领导机关当秘书多好啊,多体面风光啊,干得好还能平步青云,早晚弄个官儿当当,别人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儿呢!秘书们的感受却不是这样,尤其是那些专门负责起草领导讲话、重要文件、调研报告等“重量级”材料的笔杆子们,恐怕只有“甘苦寸心知”了。经常加班加点、牺牲节假日且不说,因为这类材料通常是赶时间、派用场的,所以不得不经常通宵达旦地干,想呀写呀,想得头昏脑涨眼冒金星,写得腰酸背痛眼圈发黑。有时因找不到一个好的开头把稿纸揉了又揉,有时因想不出一个精彩的标题把额门捶了又捶,有时为选取一个贴切的词而咬碎了笔帽,有时为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真的是字字句句皆心血啊!而且,大凡比较成熟的笔杆子都深得领导们的喜欢,有时这个领导叫你写,那个领导也叫你写,谁都不敢得罪,所以常常是刚写完一篇接着又是一篇,有时甚至几个领导同时给你交代任务,而你不敢也不能推托,只好硬着头皮撑着,累死也得完成任务。如此繁重的活儿,多少人能长期承受呢?记得我29岁刚谈对象那会儿,因为长期伏案写作导致白发早生、皱纹早现,背还有点儿驼,弄得未来的岳父岳母大人盯着我愣了大半天,以为宝贝女儿找了个少说也有40岁的“大叔”谈恋爱呢!

不管有多少个不情愿,不管有多少艰难多少委屈,提起笔来又会进入“忘我”境界。

我之所以躲不过推不掉最终又乖乖地回去“爬格子”,也不是因为觉悟有多高、奉献精神有多强,而只是出于“服从”和“感情”。所谓“服从”,无须多言,因为事业需要,因为领导信任,因为秘书工作无论多苦多累也总得有人干,因为机关的正常运转、领导决策的形成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经验的发掘和总结、上情的下传和下情的上达等等,都离不开优质高效的秘书工作。如此,秘书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苦不苦,比比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有人说这话时,其实宽慰和激励我们秘书还是挺管用的。你有苦水尽可悄悄地倒,有牢骚尽可悄悄地发,但组织决定不能不服从,工作不能不尽职尽责干好,这可是个原则问题。所谓“感情”,说起来好像有点微妙,从事秘书工作久了,虽然有时会冒出“跳槽”的念头,但就像一位诗人所言,“我失去那想爱的,爱上那不想爱的”,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职业感情。不管有多少个不情愿,不管有多少艰难多少委屈,一旦提起笔来,又会进入一种“忘我”境界,推敲了又推敲,打磨了又打磨,力求把材料写好、写完美,力求让领导满意,好像不这么做就对不起组织,也对不起自己。每当“大功”告成的时候,特别是材料得到领导赞赏和听众(读者)好评的时候,说不定心里还要美滋滋乐上好几天呢!

没有秘书岗位的历练,我一个农家孩子就不可能有今天。

我之所以能从一名普通秘书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并不是因为我有多大能耐,而是因为“爬格子”的磨炼和组织的培养。回想起来,真的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秘书岗位的确挺锻炼人的。这不只体现在文字水平的提高方面,还体现在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增强等等方面。尽管社会上对一些领导有负面评价,但据我长期的观察,绝大多数领导是忧党忧国爱民的,是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其中还不乏知识渊博、德才兼备、有胆有识、善谋实干的“帅才”和“将才”。跟在他们身边,我注意观察他们怎样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怎样拍板决策,怎样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棘手难题,怎样和各色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受到很多教育和启迪,从中掌握和积累了一定的从政知识。从另一个方面说,组织上和领导对秘书是关心爱护的,就像我一样,虽然在秘书岗位上几出几进,最终还是予以提拔重用,用朋友的话说算是“苦出了头”“功德圆满”了吧。其实,没有组织的培养,没有秘书岗位的历练,我一个农家孩子就不可能有今天。

好不容易到了今天,我又每每想起那无数个繁忙的昨天。

不知是缘分使然还是感情使然,好不容易到了“今天”,我又每每想起“昨天”。想起秘书室那稿纸的香味和缭绕的烟雾,想起照亮那多少个不眠之夜的炽热的灯光,想起稿子被“枪毙”时的沮丧和被认可时的欣慰,想起领导念稿时台下响起的雷鸣般掌声,想起重要文件出台后千军万马搞改革、谋发展的火热场面……由此又想起,从中央到地方,从党政军机关到企事业单位,有多少秘书像当年的我一样,夜以继日地奔忙着、辛苦而又清苦地生活着?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华发早生、神经衰弱、未老先衰,有的甚至积劳成疾,常年带病坚持工作。我的经历,是千千万万秘书同行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也正因为如此,我能感受到他们强烈的心跳,能看见他们终日紧蹙的眉头和偶尔绽放的疲惫的笑容,能听见他们用理想和忠诚、用智慧之光和青春之火谱写的一曲曲寂然无声而又轰然有声的奉献之歌……

想起泰戈尔那句著名的诗:“花朵的事业是美丽的,果实的事业是甜蜜的,但是让我当一片绿叶吧——绿叶的事业是默默地垂着绿荫的。”

又想起《绿叶对根的情意》那支歌:“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这,大概就是对“秘书缘”的最好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