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订升级版·磨砺篇

5.做事依东

字体:16+-

首先讲一个故事。话说唐昭宗时期,有一位宰相名叫韦昭度,他聘了一位秘书叫吴融。吴融是饱学之士,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又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他给韦宰相当秘书,写出来的东西,韦宰相开始会看一下,后来看都不看了,当然也就不会用了。这搞得吴融很痛苦,想去找宰相问明原因,宰相又好严肃,不敢问,怎么办?他想了一个办法,找了一个跟宰相说得上话的人去传话,说他写的文章总是派不上用场,感到很难过,很对不起宰相的信任和重用,希望能够得到宰相的指点。这话传到宰相耳朵里去了,宰相说吴融诚然是个人才,但是他写的文章都是用他自己的思维和语言,看上去与老夫毫不相干,我怎么会喜欢呢?这话回传给吴融,吴融这才明白过来,以后写的文章才逐渐得到宰相认可。

再讲个我自己的故事。我任某市市委书记时,有一次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秘书事先给我准备了一个稿子,列了四个小标题,大意是第一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当好党的喉舌;第二要紧贴时代脉搏,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第三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激发全社会正能量,形成良好道德风尚;第四要发扬敢于拼搏的精神,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都没写错,内容也很充实、文句也很通顺,但这肯定不符合我的风格。我喜欢针对不同的会议、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对象讲不同风格的话。对基层党政干部讲话,工作上严格要求,我要用比较严肃的口吻来讲;而对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讲话则不同,那里文化人比较多,思想比较活跃,我认为讲话口气可以调整一下,活泼一些、生动一些。所以那篇稿子的内容我基本没有改动,就改了一下小标题;而且小标题的文字也基本没动,只是在序号后面分别加了一首歌名。第一个标题加的是“宣传思想工作要唱响《红旗颂》”,《红旗颂》是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先生写的一首交响曲,是一首格调昂扬、气势磅礴的正能量大曲,这样一改,气势就上来了。第二个标题加的是“宣传思想工作要唱响《走进新时代》”,意思一样,但感觉也好多了。第三个标题加的是“宣传思想工作要唱响《爱的奉献》”,意思也没变,但显得生动了。第四个标题加的是“宣传思想工作要唱响《爱拼才会赢》”,也是改革、拼搏的意思,显得更有气势和力度。这么一改,我觉得对我的口味了,讲完后各方面反应也很好。可惜的是,报社在全文刊登这个讲话时,又把那几首歌名拿掉了,我就问是谁改回去的,我那样讲就不像市委书记说的话吗?大概他们也是出于好心,认为市委书记不适宜说这种话。我怎么不能说这些话呢?因为这是我的风格我的菜,你改了我就不高兴了,不喜欢了。

这两个例子说明什么?这里用得上那句人人皆知的民间俗语:“做事不依东,累死也无功。”这样说或许不够严肃,但从文秘人员服从、服务的地位和职责来看,又不无道理。起草机关文稿,尤其是讲话稿这种带有个人风格特点的文稿,写什么、怎么写,要遵从领导意图,适应领导要求,合乎领导风格,领导才会认可,才会喜欢,否则就是做无用功。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和组织就是我们的“东”,按领导和组织意图办事,就是“做事依东”。也许你会为此而郁闷:瞧,我这稿子写得多好!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文字优美,不用不是可惜了吗?但是对不起,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你要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和语言风格,那等你自己当了领导以后再用吧,你现在是为领导写稿,就不能不按领导的要求办。这是不成文的规矩,也是写作要领之一。作为领导,我希望秘书所写的就是我所想的;作为秘书,就不能希望领导所讲的都是我所写的,否则就搞反了。

“做事依东”,除了要准确领会和表达领导意图,还要尽可能模仿其风格特点,努力做到“三似”,即形似、神似、言似。

所谓“形似”,即模仿领导的站位和气势。在构思阶段和写作状态下,脑子里要有一个意念:尽管我只是个小秘书,但现在我是为组织和领导写作,就要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计民生,上升到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认识问题,提出任务目标,发出行动号令。经常负责大稿写作任务的秘书,必须让这种站位模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这有点像影视作品中唐国强饰演毛泽东、卢子奇饰演邓小平那样,如果他们不站到主人公的位置上去体验,进入那种忘我、无我的境界,能演得那么形象、逼真吗?说白了,秘书写稿时也应是饰演领导的“演员”,否则就“演”不像。

所谓“神似”,即模仿领导的精、气、神。我有个朋友饰演过毛泽东,为了追求“形似”,他把鞋跟垫高了15公分才达到毛泽东的高度,整整吃了三个月的肥猪肉才达到毛泽东的魁梧,那可真是吃尽了苦头。但由于他对毛泽东了解太少,连“毛著”都没读过几篇,“神似”方面怎么弄也够不上档次。他问我怎么办,骑到虎背上来了,不演又不行了。我说那你就熟读和背诵毛主席的所有诗词吧,可能会有些帮助。他按此去做,天天关在房间里朗诵诗词,再加上肢体语言模仿,果然好多了。秘书写讲话稿也是这样,光模仿领导站位还不够,“形似”更需“神似”。也就是说,要注意观察掌握不同领导特定的思想境界、工作作风以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并使之在讲话稿中得以体现,让领导觉得你所写的都是他所想的,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所谓“言似”,即模仿领导的语言风格。领导者由于个人文化层次、思维方式和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不同,每个人讲话的语言风格也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和运用。这不仅是提高领导满意度的需要,也是改进机关文风话风的需要。现在不少文稿面目雷同,语言相似,毫无个性风格可言,成为大同小异的“通稿”。究其原因,固然与形式主义、不良文风的影响有关,与我们没有注意体现领导个人风格也有很大关系。其实,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善于模仿,就能摆脱重复,战胜雷同,写出不同风格特色的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