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修订升级版·语言篇

五、演讲性讲话语言:声情并茂的独奏

字体:16+-

演讲即领导者在集会、纪念、竞选、讲座、外交等场合发表的讲话,如应邀到某高校演讲、外交场合的演讲、竞职演讲、就职演讲、卸任告别演讲、大型群众性集会演讲等。它虽然也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倾向性和目的性,但更多体现的是阐释主张、宣传鼓动、彰显自我的色彩。

这类讲话的特点:一是主题集中。这是由演讲的篇幅和表现内容所决定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观点与态度,需要在演讲中有一个高度集中的主题。就像放大镜只有高度“聚焦”才能燃烧纸一样,主题只有高度集中,才能形成折服人、打动人的力量。而且演讲的时间一般不宜太长,要力求在听众精力最集中、兴趣正浓厚的时段讲完,以收到最佳效果。无论哪一类演讲,都要力求删繁就简,用最少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思想和感情。二是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情理交融,是演讲性讲话的一个显著特征。因其很重要的成分在于与受众的思想情感交流,只有倾注丰富的真情实感,将深邃的道理蕴涵其中,充分考虑并适应受众的沟通和交流需要,才能通过演讲走进受众的心里,才能拨动听众的心弦,引起共鸣。比如就职演讲中的承诺与鼓动,演讲者需要向听众汇报其施政纲领,承诺在其任职期间将要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如何去做等;需要以自己的**去感染受众,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受众,以美好的前景去激励受众,将受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共同追求,共同奋斗。所以,领导者在演讲时应善于把严谨的逻辑性寓于生动的鼓动性之中,将枯燥的道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融汇于字里行间,使受众在聆听演讲中受到启发与教育,感受鼓舞与震撼。三是个性突出。演讲性讲话与一般性的讲话最大的不同,就是极富个性特点。无论是涉外的**演讲,还是对内的慷慨宣言,无论是内容上的闳中肆外,还是语言上的文采飞扬,演讲性的讲话都极易表现个性色彩:理念与主张、智慧与才干、态度与感情等,无不因人而异,各显特色,异彩纷呈。所以,为着演讲中的良好表现,领导者往往会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充分展现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就像在舞台上表演器乐独奏,力求技法娴熟,优美动听,使听众得到美的熏陶。下面我们以一些实例来作分析:

(1)紧扣主题、重点突出。主题是演讲的思想核心点、内容聚焦点。围绕这个核心,演讲的效果会更加明亮豁达,更易于引起听众的兴趣,更易于传达演讲者的思想。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样开门见山、直奔主题:“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恩格斯用极为简略、极为精确的语言,道出了演讲的主题:马克思去世的损失之重、影响之大。

主题的深化、升华,使演讲魅力无限、余韵隽永。1943年,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正逐步失去战争主导权并尝试战略撤退。当年7月,戴高乐将军发表了《在阿尔及尔的演讲》,呼吁全体法国人民战斗到底,直到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他在演讲结束时挥动着手臂,神情激昂地说:“法国人,啊!法国人!法国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祖国是在痛苦和光荣中经历了1500年。目前的灾难虽然还没有完全消除,但我们已可遥望到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幕快要结束了。昂起头来!大家像兄弟般紧密团结在一起,通过斗争,通过胜利,奔向新的前途!”他以这样的口吻,使演讲所要表达的“拿起武器反抗法西斯的残暴统治,解救被压迫的同胞,捍卫祖国的尊严”的主题进一步升腾,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2)语言精练、篇幅简短。富有吸引力的演讲总是用尽可能少的语句,输出尽可能多的信息。简洁的语言能够突出演讲的主题,给听众留下清晰的印象。而那些“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式”的演讲,只会把最闪光的思想淹没在最枯燥无味的语言中。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演讲的价值不是由内容的长度来决定的,而是由内容的深浅和吸引力的大小来衡量的。

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举办的一个题为“成功秘诀”的讲座,特意请来了大名鼎鼎的丘吉尔来为大学生们演讲。大学生们听说丘吉尔要来大学演讲,都踊跃报名,想听听这位伟人对“成功秘诀”的真知灼见。到演讲那天,大厅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大学生们都提前来到了会场,就连许多世界知名媒体的记者也早早赶到了,准备采写一篇篇关于丘吉尔演讲的报道。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之中,这位威震欧洲、身材魁梧的首相,迈着军人的步伐走上了讲台,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丘吉尔用手势制止了掌声,然后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讲完,就走下了讲台。丘吉尔的这次演讲,被称为是著名的一分钟演讲,也是众多外国政治家中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一次演讲,虽然时间短暂,但那少而又少的几十个字,却体现了强大的思想力量和人格魅力。

(3)富于雄辩、说理透彻。“文以气为主”。气势是对演讲审美的综合性感应。演讲不仅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还要做到“血气充内”,以气摄人、以势撼人,而这“气”和“势”来自演讲者缜密的思维,条分缕析、鞭辟入里的论辩技巧以及昂扬的精神状态。

(4)**奔放,言辞华美。古人说:“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来自演讲者的真情实感。演讲者没有真挚、强烈的感情,没有鲜明的爱憎,没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是不可能用他的语言力量去征服听众的。一位领导在一次在职干部研究生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这样的演讲:

此时此刻是一个庄严与充满希望的时刻。我们在这里不仅是为了举行一个毕业典礼,同时也是为了见证你们来之不易的成功,见证你们新的未来的开始。在学习的三年里,你们从车站、从机场、从会议室、从抗洪前线、从各个岗位一线赶到教室的匆匆脚步,还有撇下年幼孩子的年轻妈妈们听课时专注的神情都历历在目。正是这种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使你们圆满地完成了研究生的学业。我与全校的老师们十分高兴地与你们分享成功的快乐!祝贺你们顺利地完成了三年的学习任务,祝贺你们就要从一个新的起点开始人生的又一段新的征程!有人说,人生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是啊,三年一千多页就这样匆匆翻过。回首来时的路,你们留下了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足印。你们勤奋苦读,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人生没有寒暑假,人生不是学期制。“毕业”这个词,在英文的词根中没有“完成”和“结束”的意思,而是蕴含着“开始”和“进步”的意义。我觉得,今天我们不是庆祝“结束”,而是欢呼“开始”;不是纪念“完成”,而是宣布“进步”。祝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如虎添翼,独领**,一帆风顺,一路高歌!

这位领导讲话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对受众群体的准确把握,用丰富华丽的词句、热烈澎湃的**,对学员的刻苦学习精神给予热忱赞扬和充分肯定,对学员的未来寄予殷切希望。这番话,不仅满足了学员们对自己艰辛付出、获取成功得到赏识的精神需求,同时更加激发了学员们踏上新征程、再上新台阶的热情和干劲。

(5)展露真情,表现自我。演讲是个性的艺术,成功的演讲者是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思想、真感情,正所谓“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演讲并无固定的模式或风格。中外许多著名的演讲家,他们在演讲风格上就表现得多姿多彩,各有千秋。这些语言大师们的演讲风格虽然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说套话,不拾人牙慧。真知灼见、真情真话是最能打动听众的。何厚铧在参选澳门特首时,曾经发表过一段饱含情感的演讲,为他的竞选加分不少:

澳门是我的生活、家庭和事业的根基。澳门的一切,伴着我成长,澳门人的思想,熏陶我的性格;澳门人的忧乐与我休戚相关。我对澳门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归属感,鞭策我要贡献所长,推动澳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使街坊邻里都能够安居乐业。我深切地了解到,澳门的前途,与全澳居民及我个人的前途息息相关,彼此融会在一起。我的参选,是澳门人给我的一个机会,容许我把自己对澳门的浓厚感情作进一步升华,变成无私的奉献。

这段话,表达了他对澳门这块热土血肉相连的厚重感情,倾注了自己与全澳人民息息相关、彼此融会、为之奉献的真诚情怀,情蕴心底,意蓄肺腑,讲出了新意,讲出了个性,因而深深地打动了澳门人民,赢得了澳门人民的支持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