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①,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②关塞黑。更长门③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④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①鹈,指伯劳。
②马上琵琶:指昭君出塞。
③长门:指陈阿娇失宠。
④将军:指汉将李陵。
【导读】
此词为送别抒怀之作。借送别族弟,抒发美人不遇、壮志难酬的义愤。全词笔力雄健,沉郁苍凉。
春天要走时,你也要走了。春愁,总是伴着离愁。
在这分别的渡口,还能说些什么呢?就这样执手无言,听着伯劳鸟的哀啼,从绿树丛中一声一声递过来,让人心里发紧。偏偏,你的小舟就要启程时,禾田里的鹧鸪断续地叫着“行不得也哥哥”,而山林里的杜鹃,又执拗地喊着“不如归去”!
满眼的青山绿水,都在沉思中做夏日的怀想。这些伤春的鸟儿,是不是等春天的踪迹再也寻觅不见时,也一直要惆怅地哀鸣下去?
昨日的满园芳菲,此刻都飘去了哪里?她们消逝得无声无息,仿佛一场落在梦中的小雨,让人徒增失落的伤感。只是,这些或深或浅的愁绪,到底比不上人间的别离。
昭君出塞的马蹄声,仿佛还在那条寂寞的关塞路上回响,她怀抱着琵琶凄凄弹奏,直到关山的夕阳,把她的背影送进漆黑的夜晚。陈皇后的翠辇,曾经隆隆地碾过华丽的宫殿廊宇,时过境迁后,她辞别了往日的隆恩,被幽禁在长门冷宫,成了哀怨的阿娇。历史的更深处,卫国的庄姜,一边吟唱着“燕燕于飞”,一边作别去国离乡的戴妫……
须眉男子的家国怅恨,却比离别更为痛切:早年英名远扬的李陵,百战沙场,军功无数,最后关头却势尽投敌,身败名裂;与他“携手上河梁”的苏武,离乡万里,被扣匈奴十九载,宁愿遥望着故乡,持节牧羊;壮士荆轲作别太子丹时,西风正烈,易水正寒,满座送行者白衣似雪,听他击筑悲歌“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你听,只解春愁的鸟儿,还在一声一声哀悼着逝去的春天。若能知晓人世间这么多沉重的悲恨,它们的啼声恐怕不再是带泪的幽怨,而是泣血的悲鸣。
小舟的前方,和风习习,水草轻舞,青山的倒影叠映在水面,仿佛是你将要远去的江南。只是,你走后,还有谁,在月满西楼的夜晚,和我一起邀月共饮,醉它千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