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偷看日记的父母,请正确使用您的权限。
老师:
我想向您求教,怎么才能不让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呢?
初二的一天,学校临时提前放学,我进门时,看到妈妈匆匆忙忙从我房间出来,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后来聊天她问我同学的事,那是我只在日记中记过的事,我才知道,她偷看了我的日记。但在妈妈看来,她只是凑巧翻了下,不算偷看,她还振振有词地说:“妈妈是担心你遇到什么问题,又不肯告诉我,所以我想多了解一下,心里有底一些嘛!再说了,你的日记老丢在桌子上,自己也不收拾收拾,就像一本书丢在那里,妈妈肯定都会翻一下的!”
有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
我感觉一点隐私都没有,为此和妈妈说过好多次,让她不要再偷看我的日记了,可她不以为然地说我小题大做:“你是我生的,只有十来岁,有什么隐私都应该告诉妈妈,再说了,日记里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为啥怕我看呢?”真没想到,我妈妈是如此不讲道理的一个人!
后来在我爸爸的劝说下,妈妈才不情不愿地答应我再不看我日记了,但事实上,我发现,她还是没有做到,因为我在日记本里夹了头发丝,妈妈动过后,头发丝就少了。
唉,我虽然只有十五岁,可有些话我真的不想跟父母说,只想自己写下来,为什么妈妈就一点都不尊重我呢?
现在我将自己的本子锁了起来,钥匙放在文具盒里,随身带着,即便如此,有时周末我换培训班的书包,妈妈仍然会抽空翻我日记。她真是嘴上一套,行动一套,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大人都这样,说话不算数。
我也能体谅她是出于关心我,所以我也没有跟她大吵大闹过,有什么事自己闷在心里就好。现在已经很少写日记了,因为不想让妈妈看到,但青春期真的有很多烦恼,有时特别想写,可每次提起笔,想到妈妈会看到,就没有写的欲望了。
我应该如何保护我的日记不被妈妈偷看呢?
……
烦躁的小瞅
其实,青春期的很多孩子,都有和小瞅一样的烦恼。
父母总有各种理由,偷看孩子的日记,而且还可以说出一大堆道理。对于父母而言,偷看一下孩子的日记,是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对于孩子而言,这却是一种重大事故,他们时刻想着如何避免这种事故发生。
为什么父母总是忍不住想看孩子的日记呢?
一、出于关心
随着孩子青春期的来临,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变成了担心和不信任,有的偷听电话,有的偷看日记,想尽办法掌握孩子的动向。父母总认为,青春期孩子的三观还没形成,思想还不成熟,在青春期不可避免会遭遇交友不慎、早恋等问题,这些事孩子肯定不会跟他们说,所以他们只好通过日记来了解,然后对孩子进行疏通和引导,以免孩子走下坡路甚至走歪路。这也是为什么在被孩子发现后,父母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还为自己辩解:都是为了你好啊!
二、出于真爱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可以说,现在的很多父母将全部的心血都用在了培养孩子上,所以在他们看来,偷看日记,只不过是了解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已,目的自然也是为了适时修剪,以让这个生命更加茁壮成长。这种爱无可厚非,但因为爱去偷看孩子的日记,将孩子的隐私暴露出来,是极为不理智的。
三、怀揣侥幸
就像小偷总认为只是顺手牵羊不会被发现一样,父母偷看孩子日记时也是这种心理。父母对于孩子的掌控更加便捷,这对他们偷看日记是一大优势,他们几乎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不会被孩子发现,但孩子对于自己在乎的物品有非凡的观察力,总有一天,这种侥幸的行为会被孩子发现。
父母偷看日记,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很多父母可能对此不屑一顾,总认为“多大点事,至于嘛”,看看这种行为究竟带给孩子什么样的结果,就知道问题有多严重了!
一、引发孩子的屈辱感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隐私意识,自尊心也越来越强,父母偷看日记的行为,无疑是在侵犯他们的隐私,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而面对自己最信任和依赖的父母,孩子的抵触情绪自然会更强烈,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如今却最不尊重自己,而自己又无法摆脱他们,在这种种因素和情绪的夹杂下,孩子的屈辱感油然而生。
二、引发孩子的负罪感
日记里自然会有孩子不肯告诉别人的秘密,父母偷看日记,孩子就知道,父母发现了自己的秘密,有可能还会到处乱说,天哪,太丢脸了!这种感觉会让孩子产生极大的负罪感,产生心理压力,又不敢告诉别人,日积月累,心理阴影越来越大,结果可想而知!
三、引发信任危机
如果有人偷看你的日记,你还会相信他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孩子也是如此,而且父母和孩子不对等的关系又让他感觉更加委屈,加速了这种信任危机,最严重的后果是,他以后的一切都将对你保密,即便事关生命,光想想,父母就要惊出一身冷汗了!教育什么的,也都成了浮云。
日记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的是青春期孩子对于生活的思考,对于学习、交友等的体验,是孩子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思想世界,而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关心,想多了解孩子,这也没有什么错。那么,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样了解孩子,处理孩子的隐私问题呢?
首先,要明白你的孩子已经拥有了隐私权。作为父母,你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隐私权,若是担心孩子有什么事情隐瞒,聪明的做法是:平时多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旁敲侧击了解孩子的心理,若是有什么异常,及时给予正确到位的引导。请记住,不要泛泛而谈,比如孩子有早恋倾向(这也是青春期正常的心理成长),可以告诉孩子:“我的宝贝真是长大了!我在青春期喜欢一个人的时候,都不敢告诉别人……”直接告诉孩子恋爱是怎么一回事,切记,越回避越神秘。然后针对孩子的问题,给予一些理性的分析和引导。
其次,父母充分的尊重是孩子敞开心扉的钥匙。要想让青春期的孩子还像小时候一样,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想,首先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下他们才会信任父母,放心地和父母分享秘密心事。
最后,一定要和孩子有界限感。很多人认为,到了孩子成年,父母才会和孩子划分界限,实际上,在孩子青春期到来时,父母就应该学着放手了。面对孩子,父母需要保持自省的能力,警醒自己,不要侵犯了孩子的心理边界,因为对孩子心理边界的侵犯,挫伤的是孩子成长中的自我意识,越是在亲密的关系中,越需要清晰的心理边界。那些偷看孩子日记的父母,就是因为没有界限感,忽视了孩子的心理边界。
美籍德裔哲学家弗洛姆说:“教育的对立面就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
著名演员黄磊在谈论教育女儿的方式时,曾说:“孩子的日记不上锁,就搁在桌上,我也不会去看,孩子的手机我也永远不看。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作家刘墉在儿子青春期时,特意给他的房间装了个门闩。很多父母觉得不可思议:“我巴不得知道孩子的一举一动,你居然还主动去给儿子装上门闩?”刘墉说:“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隐秘世界,总是提心吊胆,怕随时会有人进来,潜意识的伤害很可能影响一生。”
为人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尊重、接纳、自由,才是父母能够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所以,当孩子向父母发出抗议时,请马上停止偷看孩子日记这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