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叛逆期的孩子较劲2:有效管教孩子的42招

7 如何和犯错后容易逃避的孩子沟通

字体:16+-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在整理青春期孩子问题的时候,发现多数的孩子是平凡又脆弱的,而同样,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是焦虑不安的,孩子出现的问题总是让他们充满担忧,小到一次顶嘴,大到离家出走。可以说,青春期无小事,每种问题的背后,都藏着孩子的心结。所以,细心的父母可以在发现孩子问题的第一时间,去考虑怎么样和孩子沟通;而反之,那些粗心的父母,往往不以为然,等到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才追悔莫及。

比如,孩子犯错后不肯承认错误,怎么办?很多家庭对这件事都是含糊处理,一带而过,觉得孩子只是脾气有点倔,长大了自然会明白,不用太在意。事实上,如果没有正确、及时地引导,让孩子养成侥幸逃避的心理,必将影响到孩子的未来,甚至铸成大错。

2018 年,有个震惊全国的 12 岁少年弑母案,孩子因为不满妈妈管教,心生怨恨,持刀将妈妈杀死。当他的叔叔问他:“你把你妈妈杀了,你认为错了没有?”孩子回答:“错了……但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妈。”

据说,孩子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一向被娇惯溺爱,从而染上一些不良习惯,最终酿成杀母悲剧。

孩子认错时那句“但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妈”,一度在各种文章里出现,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

不难看出,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也是我们很多父母和孩子间矛盾最大的地方:很多时候,父母觉得孩子错了,使用各种方法让孩子认了错,可孩子仍然觉得,自己根本没错。孩子到了青春期后,父母再强制孩子认错,孩子就变成了父母口中“死鸭子嘴硬”“脾气犟”的样子。其实,孩子不肯认错的真实原因,父母真的了解吗?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妈妈说:

孩子 14 岁,越来越自我了!做错事从来都不肯低头,即便证据确凿,他也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

比如在规定不能看电视的时候偷看电视,你问他,他死活不承认,明明电视机还是热的;还经常把书撕坏丢掉,你问他他也说不知道……

反正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我总觉得这样做错事不肯面对,是种非常没有责任心的行为,所以也想尽办法,给他讲道理,可说了不下百遍,他还是经常这样,真是让人无奈又头疼……

其实不认错的孩子,并不都是坏孩子。父母要帮孩子改掉一些不良习惯,首先必须要清楚地了解内在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犯了错不认错,一味逃避呢?

首要原因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一般来说,高压管教下的孩子,会因为害怕受惩罚而不敢认错,他们由此产生的认知是,一旦承认错误,就注定会迎来狂风暴雨、指责批评。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会对父母产生严重的抵抗情绪,叛逆且激烈,甚至做出过激行为。这种孩子犯错时,不会自省错误,反而将此当作和父母对抗的筹码。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惩罚和控制应该要适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其次,因为父母的错误示范。

我们中国父母特别讲究权威,觉得要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所以,就算自己做错了什么,也会给自己找很多理由,不在孩子面前示弱。有则微博说:大多数的父母都不会对孩子说“我错了”,他们似乎永远没有错,因为他们上一辈父母也没有跟他们认过错,错的永远是孩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如果父母错怪了孩子后不认错,孩子觉得委屈的同时,也会习惯性地模仿,从而在犯错后为自己狡辩或逃避。

最后,因为青春期孩子到了要面子的时候。

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很强,对于错误,父母越强调,他们越逃避,并且还会认为是父母在刁难自己,心生厌烦。对待这种特别爱面子的孩子,对其犯的错误父母一定要私下与之沟通,千万不要像古人一样“人前教子,人后相夫”。当着众人的面教训孩子,数落孩子,会让孩子觉得特别没面子,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所以他们才会犯倔,不想认错。

对于这些犯错后不肯认错的孩子,怎么引导才正确呢?建议父母们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开明的家庭氛围

孩子犯错是稀松平常的事,没有哪个人在成长中不犯错,父母对此应该多加包容,如果动不动就处罚孩子,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负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选择一味逃避,而不反思错误,吸取经验教训。孩子犯错往往是成长的关键时机,这时候父母合理地引导,将事半功倍,能让孩子在认识自己错误的情况下,理清问题,剖析原因,培养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同时,也能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行为。

二、能够以身作则

父母对孩子犯错之后,放低身段,真诚地给孩子道歉,这不但不伤父母的颜面,反而会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认错也没有什么难的。在面对倔强的青春期孩子时,父母难免会失控,吼骂或指责,这种情绪会误伤孩子,让孩子委屈、愤怒。大多数父母都有过这种失控的经历,有些父母在事后追悔莫及,但对于已经发生的事,后悔没有用,最有效的方式是及时止损。父母真诚地向孩子认错,道歉,承认是自己情绪失控,并讲明原因,这样孩子也能设身处地地替父母着想。那些无法放下脸面给孩子道歉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面对错误时,往往也无法低头认错。

三、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一定要顾及孩子的面子,要知道,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很强,如果当面被批评,他们会感觉很“丢人”,从而和父母起争执,拒不认错。所以,在批评孩子的错误行为时,父母要注意场合和方式,尽可能不要让孩子觉得难堪,要给孩子台阶下,孩子才更容易接受批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父母应谨记,即使再生气,也不能使用“坏”“蠢笨”“不孝”“没出息”“像猪一样”等贬损性词语,这种语言暴力会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令孩子对自己、对家人渐渐失去信任,自暴自弃。

曾看到一个国外视频,视频里儿子在父母开的一家超市帮助收银,没人时拿着手机在玩,父亲指责儿子“怎么不去死”,顺便给了儿子一把上膛的枪,结果儿子拿起枪,对着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当即倒地身亡,父母反应过来后号啕大哭,可此时说什么都迟了。

四、教孩子学会认错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错误行为时,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言行表现,还应帮助孩子分析背后的原因,让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有些孩子做错事后,只是在口头上表示道歉,但并未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所以下次这种错误仍会发生。父母要慢慢引导孩子说出行为动机,让他知道错不代表不好,只是该言行举止不被允许,或者是不恰当的。比如,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喜欢说脏话,而且是脱口而出,父母要告诉他,这种行为虽然没有伤害到别人,但会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不文明,他可以用更文明的话语来代替。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勇于认错并善于改错是人格成熟的标志。当我们读懂了孩子内心的“倔强”,我们要合理引导孩子承认错误,让孩子学会关心、理解、尊重和担当,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从而收获更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