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到天边救母亲

字体:16+-

余家小院,如余琦离开时一样,她的房间,依然如26年前一样布置,熟悉的柜子、床铺,连被褥、枕巾都没有改变。董欣明白,帮助母亲恢复记忆,需要为她营造熟悉的环境。

一切物品都是余琦熟悉的,甚至,连那个用挂锁锁住的、余琦自己存放自己物品的书桌,还如往常一样,静静地等候着它的主人归来。书桌上,摆放着余琦中学时期的毕业照。余琦端详着每一个同学,这些人,她都记不清了,其实,很多人,她再也见不着了。

余琦昔日的老同事、老朋友严涛,现在和余琦隔壁的邻居李湘梅已经是一家人了。年过80的老两口过来串门,看望死而复生的余琦。然而,余琦见到老两口,好像是见到了陌生人一样,尽管,她已经会很客气地打招呼。但是,她对这两个与自己的生命曾经有过密切交集的人,似乎完全没印象了。

老邻居李湘梅拉着她的手:“大姐,您回来了,我是湘梅啊,您有没有记起来我是谁啊?”余琦一脸茫然,无论如何记不起来眼前的这位老太太是谁。也难怪,当年的湘梅,年近60岁,现在的湘梅,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她和她的第二任丈夫、余琦的老同事严涛,是在余琦被冷冻后的第十个年头结婚的。说起来,他们的婚姻还是余琦间接介绍的。当年,在余琦家里,严涛认识了李湘梅。后来,他们两个人的老伴儿都先后去世了,他们自然而然就成了一家。在这两个长寿老人面前,60多岁的余琦就显得很年轻了。余琦还是老模样,湘梅自然对她很熟悉。让李湘梅着急的是,无论自己怎么跟余琦解释,她就是记不起来自己是谁。

接连几天,湘梅和严涛都在想方设法唤起余琦的回忆,湘梅拿出自己年轻时的照片,让她辨认,问道:“这是谁?”余琦摇了摇头,想不起来。严涛记得,那一年,自己给余家送过一些米。他想,提起当年送米的往事,也许,余琦会记起过去的事情,会记起自己这位老同事来,但还是无济于事。湘梅想了想,又把当年自己的画作拿出来和她交流,然而,还是没有效果。

当年的那个“包打听”的老头已经去世了,不知道他如果仍活在世上,会怎么评说余琦死而复生这件事。总之,除了家里的几个孩子,余琦似乎正在慢慢地与他们熟悉起来,其他的人,哪怕是曾经跟她共过患难、走过艰难岁月的人,她都完全记不起来了。也难怪,他们现在都老了,容貌大变了。

严涛发现,余琦已经忘记了以前的事情,她好像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似乎成了另外一个人,而不是原来那个余琦。

善于学习的严涛明白,这是人体冷冻损伤了她的脑细胞,连接他们情感的链条中断了。有些人有些事,她可能需要时间恢复记忆。而有些人有些事,她可能永远都记不起来了。

董欣记得,纽曼博士说过,一个人的复活,不仅是肉体的复活,更重要的是灵魂的复活、精神的复活和记忆的复活。现在,尽管母亲的身体已经获得了新生,但她的记忆却一直难以恢复。万一,母亲从此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怎么办?董欣甚至感觉一筹莫展,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痛苦之中……

恢复记忆,需要营养细胞。在定时服药的前提下,董亮综合营养学、运动学、康复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为母亲制定了“健康处方表”,科学规范地安排母亲的饮食起居,定时将母亲的体温、血压、心率、营养状况等身体数据上传到云端,进入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用科学模型予以计算分析,定期评估她的身体达标和细胞修复情况。并根据她的身体动态值,随时调整“健康处方表”,保证母亲的身体按照既定的目标康复。

通过观察,董欣发现,尽管母亲的记忆难以恢复,但是,她对自己的几个孩子,还是有感觉的。跟自己和弟弟妹妹们在一起的时候,母亲总是显得那么的自然,好像自然地在延续以前一家人在一起的相处模式,只是,她还没有记起来,这几个人到底是谁……

董欣又想,余家小院,留下了母亲太多的回忆,或许,时间久一点,慢慢地提醒她,她会慢慢地与自己的孩子相认。或许,她熟悉的画室,会更好地唤起她的记忆……

于是,董欣陪着母亲,重新认识余家小院的一草一木。重新审视她用了一生的祖传旧家具,睡了一生的老式木床。她还把母亲穿过的、打了很多补丁的内衣,还有她箱底收藏着的那一件崭新的灯芯绒外衣,都找了出来,陪母亲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她提醒母亲,这一件崭新的灯芯绒外衣,您一直留着,准备等到出席重要场合再穿,结果,一直等到病重,您都没有碰到需要穿这件衣服的场合。她问母亲,对这件事情还有没有印象?说到这里,余琦好像若有所思……

接下来,董欣陪着母亲,走向余家小阁楼上的画室。在自己的画室,余琦慢慢踱步,反复观察……仿佛那里的一支笔,一个画台,都触动了她的记忆。

突然,她看到了画台上的那个绣花荷包。那正是当年余维新参军的时候,余琦送给他的。当年,余琦的母亲余太太还专门往里面放了一些盘缠钱。

董欣赶紧拿着那个绣花荷包对余琦说:“妈,这是一个叫余维新的爷爷来看您的时候带过来的。他说,这是当年您送给他的。”绣花荷包上,那朵精致的并蒂莲盛开如初。

初恋刻骨铭心。余琦喃喃自语:“余维新,余维新……”前世的情缘再现,她的记忆仿佛正在被点亮。

原来,当年余琦嘱咐的话:“妈妈让你把这个钱包贴身拿好,千万不要弄丢了!”余维新一直记在心里。他曾经答应她:“下次见面的时候,你会看到它和现在一样完好”

早些年,他们见过一面。当时,余维新忘记把这个绣花荷包还给余琦了。他们在省城一别,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是,余维新一直没有忘记当年的余琦妹妹。退休之后,他专门到海河城寻找余琦。不料,余琦病重在美国被冷冻了。他遗憾地把绣花荷包交给董欣,让她好好保管。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就在半年前,余维新先生已经病逝了。在生命的路途上,余琦与她钟情的哥哥再一次擦肩而过。

睹物思人,历经半个多世纪,跨越前生后世,这满载深情厚谊的绣花荷包,唤醒了余琦的记忆。终于,她记起来了,过去的情、过去的爱、过去的事慢慢地涌上她的心头……

余琦记起来了,她告诉女儿董欣:“我记起来了,这里,是我画画的地方,还有那个余维新……”

“妈妈记起来了,妈妈记起来了!”董欣兴奋不已。她发动弟弟妹妹把过去那些记忆深刻的情感旧物,翻箱倒柜找出来,想方设法,引导母亲回忆过去,一件事一件事地影响她,唤醒她失去了的记忆,把她的灵魂牵引到和往事连接的轨道上。

董亮专门穿上了当年的绿军装,模仿当年回家探亲的情景。站在余琦面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妈妈,我回来了!”顿时,余琦终于认出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她激动地抱着董亮,叫道:“我的儿子!”

董欣再次拿出大红色的毛衣和天蓝色的毛衣,激发妈妈对往事的回忆,这一次,余琦记起了两件毛衣的故事,认出了自己的大女儿董欣,她脱口而出:“你是董欣!这件毛衣。是我为你织的。”

董燕刚刚展开那幅松树图,余琦马上认出了松树图和自己的小女儿董燕。

一家人喜极而泣。

经过半年时间的健康管理和亲情的呼唤,余琦的细胞恢复初步显现效果,记忆也慢慢恢复起来。终于,孩子们期待的母亲,正在回归生活……

随着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余琦开始与孩子们一起,回忆往事。有些事情,她记得非常清楚,甚至有的时候,她还会主动与大家一起回顾过去的精彩生活片段。

有一天,一家人在一起聊天。余琦突然问到了老街上那位有名的“包打听”王新全老人。董霞是王新全老人的邻居,她给母亲讲述了王新全老人的故事。

董霞告诉母亲说:“十多年前,王老已经去世了。他走的时候大概70多岁。那天清晨,他一如既往的锻炼身体,可能动作有点猛。锻炼结束,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他几次尝试站起来,却都失败了。邻居发现他坐在地上不能动,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到医院两天,却不见他的儿女露面。那时候,老人已经有些糊涂了,几次把管床医生错当成自己的儿子。有一次,管床医生跟王老聊天。小伙子问:‘大爷,您儿子忙什么呢?也不见露面。’老头说:‘孩子们忙,还有一家人得养,我就不添麻烦了。’

“晚上,王老悄悄走出医院,坐在走廊上吹风。陪在他身边的,只有那只叫黄黄的狗狗。狗狗每天都会听他讲孩子小时候的故事,听他讲一辈子的辛酸苦辣。

“在医院住了几天,王老的女儿终于打电话来了,准备回家看看父亲,而老人的儿子,因为与父亲有一点隔阂,一直不愿意露面。听说女儿要回来了,王老一高兴,病也好了,办了出院回到家。

“女儿和8岁的外孙女一进屋,王老就问这问那,仿佛有问不完的话题。接着,王老的女儿开始张罗做饭,她也难得为父亲烧一次饭。闻到香味,黄黄蹲在旁边等着吃肉。

“一会儿,王老的女儿端上一大桌香喷喷的饭菜。王老兴奋地对外孙女喊:‘小宝贝,可以洗手吃饭了!’

“面对丰盛的菜肴,刚刚出院,平时就非常喜欢喝点酒的王老自斟自饮喝了几杯。

“王老女儿的婆家,就在海河附近的一个镇上,她平时回家都是当天一个来回。这一次,王老莫名其妙希望女儿在家住一晚,可是,女儿第二天还有重要事情要处理,晚上还是急急忙忙带着女儿回婆家去了。

“第二天早上,可怜的王老刚刚起床,就一个踉跄摔倒在床边。狗狗急了,跑到邻居家叫个不停,我们这些左邻右舍感觉是老人出事了,大家急忙赶了过去。

“我们过去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老人已经带着对儿女的思念与不舍,还有对狗狗的无限眷恋,去世了。王老走了,狗狗一直在身边拱他,想把他叫起来,但是老人再也没有醒过来。狗狗伤心地发出悲痛的呜咽声,双眼满是泪水……”

董霞说到这里,董燕愤愤不平地说道:“老人有儿有女。他的儿子就住在附近,而陪老人走过最后时光的,怎么只有一只小狗?”

董霞接着往下讲:“安葬了老人,狗狗黄黄就一直在坟茔前陪着老人,一刻也不肯离开。街坊邻居接连三天给狗狗送些吃食,但是狗狗一口也没有吃,也没有喝水,三天后,狗狗死在了老人的坟前。唉,一只狗狗用一生陪伴着老人,王老死后,它三天不吃不喝随老人而去,让多少人汗颜,更让不孝的儿女良心难安啊。”

听完王新全老人的故事,想到自己的孩子追到天边,也要把自己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余琦感慨万千。她感觉到,与王新全老人相比,自己有这样一群充满爱心、懂得孝道的孩子真是幸运。

回归生活,余琦感受到自己起死回生的神奇,她甚至觉得,自己的经历,有如幻觉一般,难以置信。有一次,她竟用自己的右手掐了掐自己的左手背,确认自己是否确实活在现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