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二十四史

刘表列传

字体:16+-

刘表(142—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

治世贤臣,乱世清流

刘表是西汉鲁恭王刘余的后人,是汉室宗亲。他身材高大,长相威猛,受过良好的教育,为人仁义,很有名气。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黑暗,有节操的士大夫们以道德相互标榜。刘表以宗室子弟的身份,因为德行高洁,与范滂等人并称“八骏”。“党锢之祸”发生后,他受到牵连,被迫逃亡。直到党禁解除,刘表受大将军何进的推荐,得以入朝为官。

几年后,荆州刺史被杀,权臣董卓表奏刘表接任。当时,荆州治下各郡太守见天下大乱,纷纷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以至于刘表无法直接上任,只能匿名来到荆州。

刘表到荆州后,与众人商议对策。刘表说:“这个地方宗族势力强大,百姓不亲附朝廷。如果被别人抢占先机,祸事就来了。我想在此征兵,又怕没人来依附,应该怎么办呢?”一位谋士说:“百姓不依附,只是因为仁义不足,只要实施仁义之政,不愁他们不归附。”另一位谋士说:“宗族势力固然强大,但为首者要么能力不足,要么贪财暴虐,除掉他们很容易,不值得担心。”

刘表听了大喜,决定先派人**众首领,请他们赴宴,趁机全部杀掉,再将他们的下属兼并。其他郡县的长官听说此事,纷纷弃官逃走。刘表控制了荆州大部分地区,开始整顿军队,坐观时局。

荆州东北方的邻居是军阀袁术,袁术一直有称帝的野心,派猛将孙坚进攻刘表,围困了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刘表派大将黄祖迎战,初战失利,但最终射杀孙坚。袁术再也不敢觊觎荆州,刘表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荆州地处南方,与中原地区临近,但战争较少,经过刘表的积极治理,成为避难的好场所。很多人听说刘表仁义,都前来投奔,他都一一安抚接济,十分周全。此外,刘表还建立学校,遍访儒士。在刘表的治理下,荆州百姓生活比较安定。

200年,北方枭雄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袁绍派人向刘表求助,刘表答应了但一直不出兵,也没有增援曹操。这时,有人对刘表说:“现在世道纷乱,袁、曹对峙,关键的力量就在你身上。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可以趁他们疲惫时出兵,但不能拥兵不出,坐观失败,到头来两方都会怨恨你。曹操志向远大,必定能击败袁绍,不如趁机依附他,必然能得到他的厚待,子孙也能获得保全。”

其他谋士也都以此规劝刘表,但刘表犹豫不决,对部下韩嵩说:“现在天下未定,曹操迎天子定都许县,你去探探虚实吧。”韩嵩本就主张刘表归顺曹操,到达许都后,皇帝封了韩嵩的官,韩嵩回来后对皇帝及曹操的恩德大加称赞,劝说刘表派儿子入朝为质。刘表听了十分生气,认为韩嵩怀有二心,要杀他,经旁人劝说,才改为囚禁。

第二年,因为袁绍战败,投靠袁绍的反曹军阀、蜀汉先主刘备前来投奔刘表。刘表待他十分礼遇,却不予重用,派他屯驻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看守荆州的北大门。

七年之后,曹操完全平定了北方,亲自率军征讨荆州,准备一举平定天下。此时,刘表病重,临终前表示将荆州托付给刘备,刘备没有接受。曹操的大军还没到荆州,刘表就病死了。他的小儿子刘琮(cóng)继位,曹操大军到后,请求投降,将荆州拱手相让。

刘表身处乱世,治理荆州近二十年,在军阀混战之际,始终保持中立,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使荆州百姓避免了战乱,获得暂时的安稳,直接促成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失为乱世中的一股清流。

【原文】建安元年,骠骑将军张济自关中走南阳,因攻穰(ráng)城,中飞矢而死。荆州官属皆贺。表曰:“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使人纳其众,众闻之喜,遂皆服从。——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四下》

【译文】汉献帝建安元年,骠骑将军张济从关中(今陕西省中部)逃往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趁机攻打穰城(今河南省邓州市),被流箭射中而死。荆州的官员都向刘表祝贺。刘表说:“张济因为穷途末路而来,我作为主人缺少礼节,以至于发生战事,这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接受吊唁,不接受庆贺。”于是派人接收张济的部众,士兵们听说此事都很高兴,也就都归顺了他。

词语积累

景升豚(tún)犬:景升,刘表的字。刘表的儿子刘琦、刘琮像猪狗一样无能。谦称自己的子女。

刘表牛:比喻大而无用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