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221年),字益德,涿郡人,东汉末年蜀汉名将。
脾气暴躁的猛将
张飞与先主刘备是同乡。黄巾起义爆发后,先主在家乡招募义勇军,张飞和关羽一起加入军队。关羽年长几岁,张飞对待他就像对待兄长一样。两人跟在先主身边,形影不离,非常忠心。
当时先主实力弱小,寄人篱下,屡屡遭遇危险,张飞始终不离不弃,作战勇猛,深得先主信任。在消灭吕布的过程中,张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被任命为中郎将。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向荆州进军,欲置先主于死地。先主无法抵挡曹军,匆忙逃走。曹军追赶一天一夜,追到了当阳县(今湖北省当阳市)长坂坡。
先主听说曹军到了,连忙抛下妻子儿女逃跑,命令张飞率领二十名骑兵断后。张飞占据河岸,拆断桥梁,怒目圆睁,把手里的长矛一横,对曹军喊道:“我是张益德,你们谁敢过来决一死战?”结果没有一个曹军敢上前迎战,这为先主脱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赤壁之战后,先主向益州进军,张飞领命入川增援,一路上平定多个郡县,过程比较顺利。直到抵达江州(今重庆市),遭遇守将严颜顽强的抵抗。经过一番激战,张飞活捉严颜,但严颜坚决不投降。
张飞很生气,呵斥道:“我们大军来到这里,你为什么不投降,还敢抵抗呢?”严颜说:“你们没有任何理由就侵略我们的领土,我们这里只有断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张飞更加生气,下令将严颜推出去斩首。
严颜面不改色,大声说:“砍头就砍头,你发什么怒?”张飞被他的忠义感动,为严颜松绑,将他奉为上宾。此后,张飞势如破竹,在成都和先主会师,担任巴西郡(今四川省南充市一带)太守。
曹操盘踞汉中,派名将张(hé)蚕食蜀地,进入巴西郡境内。张知道不能长期占地,准备将巴西郡的居民北迁。为了掩盖这一目的,张主动进攻巴西郡腹地宕(dàng)渠县(今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张飞率军抵抗,双方相持几十天,不分胜负。
张飞认真观察地形,逐步将张引入一处狭窄的山道,从小路绕到张的后方,切断了归路。张闻讯大惊,立即放弃骑马,仅带着十几个随从走山路往北逃走,由此彻底保全了益州的安全。
张飞虽然步步高升,但暴躁的性格埋下了隐患。张飞和关羽都是猛将,性格却截然不同。关羽对士兵很好,却对士大夫极为傲慢;张飞对有声望、有地位的人充满尊敬,却不爱护士兵。为此,先主经常劝诫张飞:“你行刑杀人已经过度,又常常鞭打士卒,还将他们留在身边,会招致祸患。”张飞没有听从,依然我行我素。
220年,关羽被东吴杀害。第二年,先主称帝之后,着手准备报仇,欲重新夺回荆州,命令张飞率领一万人出兵江州。
张飞自从得知关羽被杀,痛心疾首,发誓要报仇雪恨,部下稍有疏忽,便鞭笞不止。这次接到征讨东吴的命令,张飞心情激动,严厉督促军队马上行动。
由于他一向对人苛刻,帐下将领感到害怕,趁他熟睡之时将他杀害,砍下人头投靠了孙权,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张飞被部下杀害的消息传到先主那里,先主不由叹息道:“唉!张飞死了。”至此,蜀国的优秀将领更加凋零。
【原文】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摘自《三国志?卷三十六》
【译文】曹操进入荆州境内,先主刘备逃到汉江南岸。曹操追他,一天一夜,到达当阳县的长坂坡。先主听说曹操突然抵达,抛弃妻子儿女逃走,派张飞带领二十名骑兵在后面抵抗。张飞依仗河道,拆毁桥梁,瞪大眼睛、横拿长矛说:“我是张益德,你们谁敢过来决一死战?”敌人都不敢靠近,因此先主才得以逃脱。
词语积累
据水断桥:据,依靠;断,阻断。依靠河道、阻断桥梁。形容胆识过人,勇敢善战。
粗中有细:粗,粗疏;细,细心。在粗疏之中也有细心的地方。形容人做事说话看似粗鲁,其实很细致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