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签到六年:这个三皇子无敌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杀人诛心

字体:16+-

或者在平日之中,他们也会有这样的担忧,可是从今天开始之后,这样的担忧将会彻底的解决。

他们早就受够了,在前方杀敌,后边的人还在不断的猜忌他们这种日子。

也不喜欢有人轻易的否定他们的战场上的功绩,就如同面前的这些家伙。

自以为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可实际上他们只是动动嘴皮子,出出主意。

而真正拼命守卫着大唐的,却是面前这些穿着铠甲,沉默寡言的家伙。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更加的看不起这些作为军人的人。

而李恪今天彻底的用事实告诉了在场的所有人,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军人一怒,天下大乱。

没有,他们这些当兵的便没有今日的和平,以及他们的幸福生活。

这些人连连跪在李恪的面前求饶,希望李恪能够放他们一马。

而李恪则是根本没有将这些家伙放在眼里,反而是对这些家伙说道:

“从现在开始,我希望你们能够大肆的传扬蜀王李恪是如何的骄纵跋扈。如何的打压太子,如何的不将天下读书人放在眼里。只要你们能够将这些传扬出去的话,那么今天你们就能够安然无恙的走出这个地方,甚至不用担心,以后我会找你们算账。”

在场的这些人连连点头同意了李恪的这个请求,他们此时的大脑已经没有任何的思考能力了,甚至都没有怀疑过,李恪说的是真话还是反话。

最后这些人还是被李恪给放过了,因为李恪知道他们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小角色而已。

他们甚至只是大唐之中的黎明众生,或许他们比较愚昧愚蠢,但是不代表他们该死。

真正用心险恶的是那些利用他们的人,比如这个赵春风,比如说太子李乾承。

这也是李恪最不能够容忍的地方,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样的招数,李恪觉得都是合理的。

可是如果一旦利用大唐的人民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的话,这就触碰到了李恪的底线。

所以不管如何李恪都必须将这样的家伙,这样的人给赶尽杀绝。

当这些人离开这个地方之后,李恪对身后的刘伯温说道:

“把这个家伙的人头送回太子的府邸,告诉他人是我杀的,看他的表现。”

当李恪说出这样的话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震惊的情绪之中。

谁能够想到李恪竟然如此的挑衅太子,甚至可以说丝毫没有将太子放在眼里。

而且是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之上,刘伯温虽然很赞同李恪的做法,可是他也觉得有些用力过猛。

原因很简单,此时此刻李恪的身份位置不一样,如果李恪只是一个亲王的话,这件事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是现在他是科举的主考官,他的一言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整个科举的走向。

如果说科举的主考官都有行为上的问题的话,或者是品质上的问题的话。

那么如何给大唐选拔人才,如何能够服众,又如何能够让天下人归心,这似乎都是他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管刘伯温心中愿不愿意承认,事实就是如此,对方下了一步好棋,如果说李恪不这样做的话,则会让自己手中的将士们寒心。

当这个两难的取舍出现之后,李恪的选择虽然让自己手中的将领感觉到无比的解气。

反过来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可是他们哪里知道,李恪从来都不怕麻烦,李恪怕的就是将士们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待遇。

这些读书人平时骂一骂也就算了,要知道此时此刻他们大战归来,牺牲了多少的人才换来今天的和平。

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方却还是不愿意放过他们,这就让李恪他们无法接受也无法去承认对方的这种行为。

今天只是一种轻微的表现,如果当有一天读书人和军人之间的矛盾越发的严重的时候。

那么李恪又该如何去取舍?

所以今日李恪干脆表明自己的态度,让那些家伙们知道,在有些事情面前自己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深夜的太子府,突然被一声尖锐的叫声给打破了: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一个老太监一边跑,一边用自己尖锐的嗓音呼唤到。

这让原本还在温柔乡之中的太子突然的醒了过来,他皱起了眉头,大半夜的有什么事情不好了。

可是当他看到老太监手中捧着一个血淋淋的盒子的时候,他知道的确是大事不好了。

盒子之中果然是赵春风的头颅,这颗头颅还带着惊恐的面容。

似乎正在向太子李乾承叙述,自己死得有多么冤枉一样。

而太子李乾承则是看到了这颗头路之后,出现了一阵反胃的感觉。

虽然他也经历过战场,可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尤其是自己身边人的头颅不管如何,也让他感觉到有些不适应。

太子李乾承 的将面前的桌案掀翻,愤怒的如同一头雄狮,似乎随时要择人而噬一般。

“他怎么敢如此,他凭什么敢这个样子?难道他不知道赵春风是我的人吗?”

“老奴以为他是知道的,只是他想通过这个方式向太子殿下示威而已。”

李乾承当然也知道李恪的用心险恶,可实际上对方这样子做,恰恰也落入了自己的圈套之中。

李乾承之所以会愤怒,并不是因为李恪这样子做了,而是李恪真的没有将自己这个太子放在眼里,而且敢当众侮辱自己。

要知道事实是事实,可是要摆在所有人的面前的话,还是必须要有所顾忌的。

可是李恪却一点要顾及这方面的意思都没有,这样一来的话,那么自己这个太子还有何脸面去面对天下。

去面对即将开始的科举考试,他当然不知道李恪的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李恪的意思就是说你不想让我好过,那么你也别想好过。

李乾承发誓,这一次的事情他绝对会百倍千倍的奉还给李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