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签到六年:这个三皇子无敌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 拜访书院

字体:16+-

这一日刘伯温被李恪带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这个特殊的地方是一个书院。

而书院上面写着一个“儒”字,刘伯温只是瞥了一眼之后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这是儒家或者又称为儒教,要知道从汉朝开始就有罢废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

而在那个时候儒家也到达了声名鼎盛的地步,儒家更是在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儒教。

儒教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儒家建立起来的规则教化世人,那所有人都在规则之中行事。

原谅所有人都在整个儒家的洗礼之下变得更加的懂理明理,知道什么叫做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甚至儒家还建立起了自己的规则和敬畏的层次,所谓的天地君亲师就是儒家敬畏的层次。

其中君王在前,师傅在后这也体现了儒家的一种体系,和作为教化世人的一种手段。

刘伯温原本没有具体的派系,如果真的要说的话,他应该算是杂家。

所以他们看待事物的方法和联系,自然和儒家有所不同,只是他不明白的是李恪为何要将他带到这个地方来?

于是刘伯温开口对李恪说道:

“殿下带我到这个地方来,所谓何事难道是要我舌战群儒,跟他们打口水战?”

谁知道李恪却缓缓的摇头,然后对面前的刘伯温说道:

“他们相当于是江南土生土长的信仰教派,如果你想管理好江南的话,那么免不了要和他们打交道。只是以你的性子,自然瞧不起他们。”

李恪说这个话并非胡说,而是有事实根据,刘伯温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所以他很鄙视那种满身酸儒气息的儒家。

但是对于那些能够办实事真正有学问的儒家刘伯温,还是比较尊敬的。

毕竟这一群人古往今来改变了多少的人和事,正是因为他们有了信仰,所以他们的战斗力变得更加的强悍。

也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将天下万物看于眼记于胸,所以他们能够将万事万物都联系在一起。

从而得到更深层的思考,然后再将这种思考传播开来,形成教化万民的手段。

李恪和刘伯温缓步的走进了类似于书院的地方,他们举目远眺,发现这个地方山清水秀秀丽异常。

尤其是书院坐落在半山腰之中,而周围全是绿色的树木,让人感觉好像这座书院已经完全的跟这片绿色融合在了一起。

而书院的周围到处都是学子,他们捧着书籍摇头晃脑行走在绿色之中。

似乎他们也和这片绿色融合在了一起,总之一句话,这里的所有都跟自然完美的融合。

刘伯温只是看了一眼之后淡淡的说道:

“天人合一难道不是道教的思想吗?为什么用在了这个地方?”

“非也非也,这位兄台此言差矣,天人合一的理念的确是道教提出来的,但这只是理念又或者是手段,至于怎么用就得看人,我们虽是儒家,但是我们也赞同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就不分道家或儒家了。”

此时此刻,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笑着摇头,似乎他听到了刘伯温的话,所以作出了相对应的解释。

李恪笑着转头看着面前的这个老头,他感受到了老头的存在,可刘伯温却没感受到,所以老头的突然开口让刘伯温感觉到吓了一跳。

就好像这个老头如同,幽灵一样的站在那个地方,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他当然不清楚,可是李恪却无比的清楚,面前的这个老人是儒家十三儒圣之中的一个。

要知道这些如是,虽然自封为儒圣,可他们也只是假的如儒圣的。

真的如胜就只有一个正是孔老夫子,这里的儒圣指的是他们能够看破世间万物,从而获得了真理明白了圣人的教诲。

从而真正的得到了强大的力量,所以称为儒圣,又或者称为次圣。

李恪看着面前的这个老人,然后恭敬地作了一个揖之后说道:

“你便是大先生吧?”

十三儒圣都以先生为自己的称呼,面前的这个大先生,便是十三儒圣之中,最老也是实力最强更是最受人尊重的一位。

李恪之所以会对他如此的恭敬,并不是因为他的地位有多高,更不是因为他的实力有多强,甚至不是因为他的岁数。

而是面前的这个老者,他是真正的超然于物外的学究之人,放在现在就是一心一意只搞学术研究的教授专家。

从来不会参与名利之中的斗争,对于如此纯粹的一个人,李恪是抱有敬意的。

而老人的目光则在李恪的身上上下打量着,就好像是在打量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一般。

过了片刻之后,老人才对面前的李恪说道:

“说句实话,小伙子,你的事迹我也听过,原本我觉得你是一个自大狂妄的人,可是没想到今日得见才知道,有些事情终究不能靠听说来做判断,还得眼见为实。”

老头似乎已经看出来李恪的真实身份,既然看出来李恪的真实身份,那么李恪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而是招了招手,让暗处的那些暗阁的成员彻底的散去。

这倒不是,李恪惧怕进入这个书院,而是这些家伙早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不管李恪走到何处,他们都会登在李恪的身边,而李恪也知道,如果带他们进入书院的话,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

至于自己要不要这么做,那么就得取决书院,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态度。

如果书院对于自己的这种做法,抱有敌意的话,那么李恪就偏要这样做,让这帮读书人知道,自己是来找麻烦的。

可是既然人家大先生都出现在这个地方,亲自迎接自己,那么自己也没有必要做得如此的决绝。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正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再说了,自己这次前来是让书院明确的表态。

而不是让书院彻底的跟自己为敌,毕竟像大先生这样的人,有些时候难免会被小人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