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韩廷也是有着自己的底线,他竟然提出要资助蒲明。
那么就不会利用李凯的好心,去沾沾自喜。
两人确定好资助的金额,以及年岁后。
李凯便拄着拐杖,带着二人去参观整个慈善机构。
随即二人便发现,这里面大多孩子都是有着残疾或者身体不好,可是每个孩子都非常阳光开朗。
足以证明,李凯在这里面投入了多少的精力和心血。
“其实有很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由社会人士进行资助和捐助的,但就是因为他们身体不好,所以不会有人去收养他们。”
看着李凯一脸叹息的样子,韩廷却是觉得不以为然的。
他们不能去强迫别人如何做,能有人拿出钱来去资助,已经证明,这个世界是非常好的。
毕竟有疾病的孩子,除非大富大贵的人家。
普通人根本就承担不起,每个月的复查以及高额的药费。
韩廷这么想着,也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很多的无可奈何。
而孩子们在看到有人来看,他们也表现得极为兴奋。
一般资助这些孩子的好心人士,每个月只会打钱,并不会亲自过来看。
而且,因为这些孩子的身体残疾,所以除了机构内部的工作人员。
这些孩子基本没有多少同龄的玩伴。
现在好不容易看着两个陌生面孔,个个都表现得非常亢奋。
看得罗玉娜心里也是有些苦涩,在这些孩子中。
大部分都是先天性的残疾,所以,大多数的孩子全都是被抛弃的。
对于别人散发出的一点善意,非常的敏锐。
也都能感觉到,韩廷和罗玉娜是好人,所以不会害怕。
韩廷一向是不会和小孩子打交道的
又不忍心看着他们失落的眼神,也只能硬着头皮交谈了几句。
便想着,给这些孩子检查一下身体。
相比于韩廷的不自然和放不开,罗玉娜则表现的游刃有余。
她本来就比较喜欢孩子,更不要提,这些孩子的命运以及经历都不好,她会更有同情心。
带着孩子疯玩了一个下午,罗玉娜这才意犹未尽的和韩廷准备离开。
依依不舍的回头张望了许久,在她看来,这些孩子被养得很好。
每个人本性不坏,也不会因为自己身体或者被抛弃的原因,出现反社会的情节。
这让罗玉娜心里是更加疼,心想着自己必须得要为此做点什么。
她手头的存款也不是那么多,可是资助几千块钱也是足够的。
这样想着,罗玉娜便留下了李凯的卡号,想要尽尽绵薄之力。
这让李凯也是格外欣喜的,他是几万块不嫌多,几千块也不嫌少。
哪怕罗玉娜只愿意捐助几百块,在李凯看来,这都是对方对于他们工作的支持。
“罗小姐,韩先生,这一次真的很感谢你们,至于蒲明的情况,我现在也大致有了了解。”
“等他出院后,直接就可以来咱们慈善机构,虽不至于让他活得有多好,但绝对不会出现寺庙的情况。”
看着李凯一脸笃定的样子,韩廷也自然是十分相信的。
毕竟他在这些孩子中,也没有出现霸凌的现象。
虽然有些小摩擦,但李凯能将这些孩子唬住。
这就说明在这些孩子心里,既是害怕又是敬重的。
起码有着规矩,而李凯也是真心为他们好。
两人在签合同的过程中,罗玉娜便在旁边的超市扫**了一大圈。
不少的孩子,看着有这么多的零食,眼神怯生生的有种不真实的幸福感。
“漂亮姐姐,这东西真的是给我们的,我们真的能吃?”
看着这些孩子眼底的不确定,罗玉娜是有些心酸的。
平常人家,像他们这么大的孩子,这种零食每个星期恐怕都有两三次去超市扫**的机会。
哪里像他们,只不过是好多人才分一盒饼干,就开心到这个样子。
连忙点了点头,便将这些零食全都分享出去。
“这是我的一点小小心意,希望你们可以不要嫌弃。”
这话一出,不少孩子已经激动的笑出声来。
得到罗玉娜的允许后,这才将袋子打开。
可这些孩子在拿到零食的第一时间,并不是迫切的就往嘴里塞。
反而是全都不约而同的,拿给了李凯。
这让李凯也是略有些惊讶的,眼眶湿润地笑着点了点头。
便意思的拿了几块,就见着这些孩子如同放飞的小鸟一般。
朝着操场飞奔而去,韩廷也更加笃定,对方绝对是对孩子好的。
毕竟这些孩子,有的也不过四五岁。
那么小的年纪,应当不会有深沉的心思,去跟着李凯演戏。
让韩廷是肃然起敬的,握了握对方的手。
临走之前,也是极为认真的夸赞了一句。
“李先生,您的慈善事业,是我见到做的最成功,而且最不含任何杂质的。”
李凯听闻韩廷这么说,一直强忍的泪水才没忍住掉落下来。
他做这件事情,其实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尤其是家人,觉得他是在乱花钱。
既然有那个闲钱,为什么不去资助村子里的人,反而去资助那些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外人。
甚至都不惜撕破脸皮,要和他断绝关系。
可李凯硬是咬着牙挺了下来,他自己身体就有残疾。
小时候也遭受过霸凌和欺负,知道孤立无援的滋味有多难受。
可大人总是一句,怎么别人光欺负你,不欺负别人就将他搪塞过去。
所以在李凯事业有成后,他便决定尽自己所能。
不让心里留下任何的遗憾,在听到韩廷的夸赞,也只觉苦尽甘来。
“哪里的话,大家也都是为了孩子好。”
几人在点头示意后,韩廷和罗玉娜便先来到了医院,告诉了蒲明这个极好的消息。
对方对于知识的渴望,是韩廷在遇到那么多孩子中,感受到最强烈的。
蒲明一天正规学校都没有上,可是却能认识那么多的字。
证明在背地里,对方是下过苦头的。
这样的人去读书,才能读好书,也不会轻易的变坏。
而两人在来到病房时,就见着蒲明还捧着那本书,已经看了一小部分。
看到二人过来,脸上是极为明显的笑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