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国战线以北,某处山崖上响起马蹄声。
不多时,便见到一队骑兵来到山崖上,眺望着下方将要结束的战场。
“大秦兵锋果然锐不可当。”
位于前列的中年人出声评价,之后转头看向一名武将。
“木华黎,你怎么看?”
来自草原方向,且叫出木华黎的人身份也就显而易见。
大蒙古国可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而且他的运气极好,不仅有着黄金家族的底蕴,更是将自己的老班底拢到了一起。
其中就包括四杰内的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
他们都是铁木真的左膀右臂,大蒙古国的十大开国功臣之一,同时也是铁木真亲自封赏的怯薛军四大统领。
以上身份,再加上协助铁木真在国战战场内斩获胜利名额,足以让他的天赋在大蒙古国内有着极高的话语权。
当然,所谓的极高也是有上限的。
比如铁木真就能力压他一头,使其心悦诚服。
“说实话,怯薛军暂时没资格与黄金火骑兵相互对撞。”
木华黎一脸凝重地说出实情。
“毕竟我们刚来不久,虽然占据着极大的地盘,可很多东西却需要重新开始。”
“此外,大秦的武器装备,军械制造等也要远远强于我们。”
“况且……”
说话间,木华黎望向东面。
“大秦名将太多,仅仅是在宝川府就有四个主力军团驻扎。”
“如今更是派遣王贲和李信的山魁军团盯着我们,实在不好举兵来攻。”
铁木真闻言,脸上满溢之色尽显。
“你和我的看法一样。”
“我也认为当前不宜与大秦开战。”
与他一同前来的博尔术不由一愣,问道:“不往南打,我们又能往哪个方向扩张?”
“北面。”
铁木真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战场。
“寰宇大陆北区能叫上名号的领主也就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等寥寥几人。”
“如今,察合台已经将局面打开。”
“倘若我们率领主力前往支援,便能将利益最大化。”
“反之,如果与大秦开战,我们就将陷入战争泥潭,甚至会断送掉眼前的大好局势。”
显然,铁木真虽有雄心壮志,可他却也没有被自己的能力和战绩冲昏头脑。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曾经的大蒙古国强盛一时,无人能挡,所向披靡。
领土更是一度从亚洲打到东欧,实现了真正的大征服,欧洲人称其为‘上帝之鞭’。
可自己如今就算有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资本,底蕴上也无法跟发展已久的大秦相比。
冷静面对自己的敌人,分析利弊,做好判断。
否则,两个大体量帝国的碰撞,毁灭极有可能就在一念之间。
“大汗英明!”
木华黎和博尔术不禁拱手,内心也是不由吐出一口长气。
说实话,与大秦开战,他们真不怕。
可以他们的角度看,如今却不是好时候。
因此,铁木真能做此决定,实际上对他们也是件好事。
“咱们走。”
铁木真没太在意两人的反应,策马掉头的同时,补充道:“博尔术,你回去之后就安排个使者前往大秦。”
“既然暂时不会与对面起争端,咱们就要好好利用大秦来强大自己。”
“遵命!”
博尔术领命,之后策马追上铁木真。
……
大秦,武阳。
皇宫内,大内侍卫快步走入正德殿。
不多时,来到殿内的大内侍卫单膝跪地。
“禀报大王,蒙恬将军派人送来捷报!”
秦羽收回指向沙盘的长棍,径直说道:“念。”
大内侍卫起身,打开信封,取出战报。
“大王,我军已于昨日攻克平丘一带,且全歼魔眼及其附属军团共二十余万强兽人!”
“此外,更有七名黑袍巫师殒命,两名红袍巫师被捕,一名白袍巫师被杀!”
“末将请命再度领兵向西,攻克华阳山一带,恳请大王允准!”
秦羽摆手,示意大内侍卫退到一旁。
紧接着,他转而看向在场其他人。
“你们怎么看?”
贾诩不禁说道:“摩多共有四大主力军团,魔眼,魔爪,魔焰,魔语。”
“如今,魔眼军团被蒙恬将军领兵全歼,索伦必然会调重兵前来抵御我军。”
“倘若蒙恬将军继续领兵向西,便会与其主力再度发生摩擦。”
“即便我方能胜,战果也未必能令大王满意。”
崔浩见贾诩投来目光,便补充道:“大王,微臣以为贾大人言之有理。”
“况且大秦的主力尚未抵达,便于索伦主力全面开战,未免有点操之过急。”
“不如从长计议,命蒙恬将军领军驻扎在平丘一带。”
“以守待攻的同时,彻底摸清摩多的内情,我们也好制定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秦羽看了两人一眼,便将目光投向大内侍卫。
“传我令,蒙恬领逐日军团,暂时驻扎于平丘一带。”
“诺!”
大内侍卫领命离去。
秦羽见对方走远,便继续道:“刚才说到了哪里?”
“寰宇大陆东北区,草原各部。”
“对。”
秦羽举起长棍指向沙盘上的某个位置,不由说道:“昨日,卫青派人送来情报,前来投奔的草原各部已有三十七部。”
“虽然人数不多,可他们的行为却也在释放着一个信号。”
杨溥接话道:“辽国也不再像之前一般强盛。”
“至少大明和大蒙古国给予了他极大的压力。”
“没错。”
秦羽长棍拄地,眼神饱含深意的说道:“接收草原各部没问题。”
“而且该行为也能从侧面宣传大秦的仁义,以及我对投诚者的态度。”
“因此,我真正在意的,其实是东北区的局势问题。”
话语一顿,他不禁问道:“你们说是保持平衡好,还是打破平衡,让他们乱起来好?”
贾诩等人面面相觑。
而崔浩等人的目光则下意识投向贾诩。
显然,他们的想法很一致,出坏主意肯定是贾诩最损。
内心无奈的贾诩见此,只能说道:“微臣以为,打破平衡有利于我们大秦从中牟利。”
秦羽闻言,不由坐了下来,神情好奇地问道:“怎么说?”
贾诩解释道:“平衡一破,格局便乱,战事必起。”
“大蒙古国军力强盛,且正在与辽国交战,实际上就已经有了乱起来的苗头。”
“如果大明再利用与我们大秦通商的便利反哺自身,朱元璋就肯定不会坐以待毙。”
“或是联手辽国对抗大蒙古国,又或者是联手大蒙古国一同侵吞辽国,皆对我大秦在东北区的布局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