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手把手教我做大帝

第41章 皇爷爷,我还没开始呢,你别走啊

字体:16+-

老朱突然觉得小朱的话有点对啊。

要是没有匠人,谁打造武器准备打残元。

谁来造农具,提升耕地效率。

大明能压着打残元,不就是装备碾压什么吗?

明明享受着匠人带来的便利,为什么他会和这些腐儒一样,觉得匠人是贱籍!

“学富五车,乃是古时用竹简著书,因此极为占地,同样不利于学识流通。”

“可现在,只需要一册书籍,便可记载当年一车书籍。”

“这不是奇技**巧的功绩吗!”

小朱身边站住活生生的例子,在举着古时候那些发明,铁一般的证据压得百官不知怎么反驳。

小朱简直把他们逼到死路上,他们口中的奇技**巧的确改变了世界,要不是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宣传到位。

匠人的地位恐怕早就比他们这些读书人高了。

所以他们更要加以阻拦,不然他们怎么再高高在上呢。

独尊儒术是他们儒家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巩固的。

布局这么久,他们自然不会让一个小小皇孙打破。

“殿下,奇技**巧不过小道耳,我们读书人教化万民,自身克己复礼为仁,同样善于治理国家这些。”

“这些哪里是匠人能做的。”

李原名上了,其余人自然不会让他一人孤军奋战。

礼部郎中金雍身为李原名的好狗,自然要站出来叫两声啊。

“郭恒贪污了,郭恒带着人贪污了。”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郭恒贪污了。”

“我们儒家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

“郭恒贪污了。”

“你你你......”

金雍快要气吐血了,你就抓着郭恒说话是吧。

“咋,皇爷爷,我说了吗?”

小朱一脸无辜看向老朱。

喜欢作壁上观是吧,我非要拉你下水。

我就看看你是帮你亲孙子还是这些腐儒。

老朱看戏正看得欢呢。

这些年来,朝堂上文臣武将彼此撕逼,他是看腻了。

毕竟武将哪能和专门练嘴皮子的文臣对骂。

向来骂战第一的儒家弟子,今天被自己这好孙儿骂得哑口无言,让老朱也是过足了瘾。

可这件事他可不想掺和,他帮朱允熥,除了打压了一下读书人的气焰,和多给了钱,也没啥好处。

他帮这些文人,也没啥好处,何况老朱觉得自己孙子说的也没错啊。

要不各打五十大板?

老朱心想骂这孙子两句,再扣这些文人几个月的俸禄也是不错的处理。

“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当咱死了吗!”

“孙儿不敢!”

“臣等不敢!”

老朱一发话,下面人跪了一地。

小朱也跪下了,心里很是不爽,你看戏倒是看爽了,让你下个场,你就不开心了。

糟老头子坏得很!

“允熥,看你进献织机的份上,这次不追究你在朝堂上公然与大臣对骂,只罚你抄《诗》一遍。”

“还有你们这些大臣!”

“被一个孩子说得哑口无言,你们就是这么做咱的肱骨大臣的?”

“都罚半...三个月俸禄!”

想到百官中还是有人靠俸禄过活的,老朱把惩罚压下了,只是现在太子不在。

只能他私下补贴那些清官了。

只可惜这样的官员太少,百里挑一!

老朱发话了,没有一个官员敢反驳,除了个别官员脸色难看了几分,大多数官员都满不在乎。

毕竟他们也不靠那点俸禄过活。

谁家里没有五十万两白银呢?

“退朝!”

随着大太监杜安道尖锐的声音响起,老朱脚步带飞的离开了。

那可是他的银子,朱允熥这败家孙子,当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他老朱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他是一分钱都不敢花。

今天就出来照常上朝,莫名其妙就被孙子背刺,多了一笔开支,他苦啊!

“抠搜的老农民!”

小朱嘀嘀咕咕的,把一旁的秦王晋王都吓到了。

不是,你胆子这么大的吗?

这可是奉天殿啊!

你说的这话,不就是相当于在老朱耳边说的吗?

屁股还没好多久呢,又想找打了?

小朱见两位王叔看着自己,憨厚一笑。

不过秦王和晋王可不信这孙子憨厚。

谁家老实人能逮着文人骂的。

小朱这变化,他们谈不上喜欢,但也觉得比以前那动不动就哭的性子好。

常氏是为他们挡过打,求过情的,过年还亲自下厨,这份情他们不可不记。

秦王晋王对视一眼,最后拉住了小朱,在奉天殿里问他。

“大侄子!”

“以后你会削藩吗!”

晋王也跟上,连忙道。

“你二叔没有别的想法。”

“只是想要你一个态度。”

“削藩是一定会削的,我们明白,但是我希望能给我们后代留点体面。”

晋王说得还要卑微一些。

朱允熥这段时间的转变,老朱没理由不立他,那小朱未来是储君,是太子,是皇帝。

他们这些叔叔还得靠他吃饭,自然想明白小朱对他们这些叔叔的看法。

此时,朱允熥也明白,这不单单是他这些叔叔的担忧,同样也是老朱的担忧。

“二叔三叔,你们放心,日后我不但不会削藩,还要把你们分封出去。”

“大明托皇爷爷的福,现在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如今大明的疆域也就比南宋大了一半。”

“远远没有达到我心里对大明的期盼。”

“我要大明千秋万代,为后人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而二叔三叔,我需要你们帮忙。”

“日后我需要你们去帮我拓土开疆!”

“护大明子民万代!”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一番话下来,不单单是秦王晋王被震到了,连一些还未离去的文臣武将都被震惊到了。

一个人的成就不会因为志向而变大。

但一个人的成就永远不会超过他的志向。

小朱要做那开疆雄主,做千古一帝的志向,也感染着这些官员。

武将需要仗打,积蓄军功,而文臣想要流芳千古。

有什么比在一位雄主手下,更容易功成名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