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研究

一、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要性

字体:16+-

所谓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在同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的比较、竞争中所发挥的独特优势。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一个老话题。在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论述中,它首先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合理现象的一种超越。虽然它只是一种虚幻描述,但却激起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在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做了科学的论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制度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它突破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狭窄关系,确立了新的社会所有制关系,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它消灭了人对人的剥削、压迫和奴役,消除了劳动的异化,劳动成了人的第一需要;它的社会财富像泉水一样涌流,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它通过有计划的产品经济替代商品经济,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它促使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极大提高,人的体力、智力和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它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政治意义上的国家随之消亡,社会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这些美好设想,一直激励着世界无产阶级为建立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奋斗。由于社会主义并未按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取得胜利,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率先取得胜利,因此,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成了一个需要重新认识和探讨的问题。

当前,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如下特殊的意义。

第一,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需要。回顾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的近百年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优越性就能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相反,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进程中,曾多次出现曲折且遭遇来自各方面的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并不完全清楚、并非完全清醒。我们曾经把不属于社会主义的东西当成社会主义优越性,而把真正属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加以批判。我们曾经误把单纯的精神崇高理解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曾把“平均主义”理解为“共同富裕”并将其当作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曾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把“一大二公三纯”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遭到曲解,社会主义实践走了不少弯路,社会主义的名声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因此,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对于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坚定人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的拥护,能够在每一次遭遇曲折后重新展现其生命力,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但在今天,当我们讨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时,必须首先承认以下三个事实:一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这给人一种印象: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二是自苏联解体之后,社会主义阵营缩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直处于低潮,这给人们一种印象: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三是在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9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都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只有少数国家或政党在继续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又给人一种印象:社会主义并不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这三个事实表明,当前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相当大的难度。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以下三个事实:一是社会主义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谁也无法否认的灿烂辉煌,这些辉煌已经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二是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在社会主义遭遇一次又一次挫折,甚至被某些西方学者认为已经彻底失败之后,还有无数政党或学者在倡导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并未消失;三是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应对各种危机、矛盾和困难面前,确实存在着许多资本主义无法具有的优越性。这三点又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因此,概括提炼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科学解释社会主义为何能够始终成为激励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人们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第三,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科学解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功的需要。中国曾经是一个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为什么能在短短60多年时间发生举世瞩目的变化?为何能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时间内迅速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为何能在全球遭遇自1929—1933年以来空前严重的经济衰退之际,率先复苏并成为世界经济的强大引擎?这是许多国外学者特别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学者需要面对的问题。人们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取得的一切成就,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弄清楚这一问题,有助于人们更清晰地认识中国成功的奥秘,也有利于人们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今中国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四,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而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2008年暴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随之带来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引起人们对世界未来前途的担忧。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形势并不乐观。邓小平曾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1]现实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未来的路十分漫长,机遇与挑战并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坚定人们社会主义信念的基础,更是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出发点。因此,准确概括提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助于我们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乃至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