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遐思

争论不休的异化问题

字体:16+-

什么是异化?按照马克思1844年的说法,异化是人的本质与人相分离,即人的本质以非人的方式与人相对立,所以异化的本质是现实与人性的矛盾。这是人本主义异化观,它的立足点是人的类本性,以现实与人的本性相比较。人的本性成为一种衡量现实的尺度,符合它的标准的是人的,不符合它的标准的是非人的。异化的就是非人的,因为它与人性相背离。其实人的与非人的不是科学判断,而是一种价值判断,它表明的是人对现实的接纳或拒斥态度。马克思说过:“‘人的’这一正面说法是同某一生产发展的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一定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满足需要的方式相适应的。同样,‘非人的’这一反面说法是同那些想在现存生产方式内部把这种统治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满足需要的方式加以否定的意图相适应的,而这种意图每天都由这一生产发展的阶段不断地产生着。”他还举例说:“从大海里运到库弗尔格拉班的鲸鱼,如果它具有意识的话,当然会把这种由‘不顺利的环境’所造成的境遇说成是和鲸鱼的本性相矛盾的。”[1]从人性的角度思考异化,异化就会成为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如果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很容易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发生异化,产品发生异化,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异化,其根源当然不在工人自身的人性与工人相分离,而在于劳动的雇佣性质,即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身。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是以私有制为根源的。经济中的劳动异化,政治中的权力异化,思想中的宗教异化,都是异化的各种表现,它们的根源不在于人性而在于制度。消除异化必须从改变制度着手,而不能鼓吹人性的复归。千万次呼唤人性复归是徒劳的,全部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508、5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