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近百年来的中国史学,首先要认识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这是因为,后者不仅是前者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也决定了前者发展的面貌。认识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又要追溯到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动:“自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4]这个反抗过程,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经历109年;近百年来的前半期,就包含在这109年之中。我们认识近百年来前半期的中国史学,自然不应脱离近百年来前半期的中国历史。这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也是一个基本的研究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面貌,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共和国的发展道路并不是平坦的,有许多成功,也有一些失误。近百年来后半期的中国历史经历着胜利、挫折、崛起这样一条曲折的道路。[5]近三十年来的历史表明,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正在走向伟大的振兴。近百年来后半期的中国历史,距离我们现在更近一些,许多人的感受也会更深一些。可以这样说,凡重大的事变或转折,都有亿万人民的惊心动魄与之相伴,都深深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思想和学术文化的发展及其面貌。我们认识近百年来后半期的中国史学,自然也不应脱离近百年来后半期的中国历史。这也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和基本的研究方法。
基于上述认识,从历史同史学的关系来看,是否可以做以下概括:
——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变法维新思潮日盛,思想文化领域发生重大变化,于是在20世纪初年有梁启超“新史学”的提出,并产生了强烈回应和长久影响。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同盟会进行反清斗争,至辛亥革命的爆发,其间乃有邹容、陈天华、章太炎等人的政论和史论的出现。
——内涵丰富的新文化运动和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推动了科学与民主的倡导和西方历史哲学与史学方法的传入;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于是有新历史考证学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几次国内革命战争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史学家们历史观的进步,一方面也加强了史学对于社会、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关注,新历史考证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在20世纪20至40年代,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而后者更在发展方向上显示出自己的科学性和生命力。
——新中国的成立,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大地上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在根本上推动了中国史学在科学化道路上的发展,这是中国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变革。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起来的“左”的思潮,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也给史学的发展造成了许多困难和损失。1949年至1966年的17年,中国史学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了重大失误。
——1966年至1976年的“**”,是一场政治悲剧,也大“革”了文化的“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一切正直的史学家遭到无情的打击,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史学所遭受到的最黑暗的年代。
——1978年以来,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史学经过艰苦的拨乱反正,努力克服教条主义的影响,积极引进、借鉴外国史学的有益成果,认真总结和继承、发扬中国史学的优秀遗产与优良传统,中国史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大道。
从唯物史观来看,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是常识问题。然而,正是属于常识性的东西,反倒容易被人们所遗忘,以致在考察问题时犯常识性的错误。应当强调的是,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即究竟怎样认识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这个问题认识上的歧异,会直接导致对近百年来的中国史学之认识上的歧异,这是毋庸置疑的。认识上的歧异,这在学术研究领域是正常的。我们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是尽力使关于史学的认识符合于产生它的客观历史条件,并合理地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到:
——近百年来的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历史,对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以“五四”前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较为突出。
——近百年来中国相关学科的发展,对史学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如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对史学的影响都甚为明显,在观念、材料、方法上给予史学发展以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百年来的中国史学的发展,还有自身的传统和积累。譬如:18世纪,以钱大昕、赵翼、王鸣盛等为代表的历史考证学派,以及以章学诚、邵晋涵等为代表的史学理论思潮,都对近百年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9世纪,中国史学开始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转折,即由古代史学发展到近代史学;近百年来的前期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正是这一转折的延续和提升,而救亡图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变化与进步的历史思想,则贯穿于这一过程之中。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自觉地认识到,总结和继承中国史学的优秀遗产和优良传统,对于现今中国史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认识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结果,并将继续扩大其影响和作用。
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为近百年来的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种种条件,近百年来的中国史学又反转过来对近百年来的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这是历史发展与史学发展之辩证关系最近、最新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