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老年人自杀的原因。
掌握自杀的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能正确分析老年人自杀的动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工作任务描述
王奶奶,75岁,丧偶,有一子一女。入住某老年公寓。因脑卒中致肢体偏瘫,瘫痪在床1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10余年。养老护理员小吴发现老人近段时间食欲差,每次就餐没有胃口,康复锻炼也不配合,精神状态差、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慢。同房的曾奶奶告诉小吴,王奶奶晚上根本没有入睡,唉声叹气。喃喃自语生不如死的感慨,有几次甚至与曾老谈论自己想要自杀的念头和计划。
问题描述:
1.请分析王奶奶出现自杀念头的原因?
2.如何帮助王奶奶调整情绪,防止其自杀?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评估前准备
1.照护者准备:具备专业的安全防护知识和心理方面的知识。预先了解老人的基本情况、身体状况、自理能力、家庭及经济状况等。
2.物品准备:记录本、笔。
二、老人评估
1.内容:包括老人精神状态、家庭状况、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
2.方法:观察(一般状态与家庭状况)、面谈、查阅老人的病例资料等。
三、工作实施
1.收集整理评估的资料,分析老人自杀的原因
(1)亲情支持少:王奶奶子女往往忙于工作、孩子和社交,很少关心老人的精神需求。更加增加了老人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2)疾病的影响:王奶奶自脑卒中后一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饮食排泄方面都需要人照料,因此,产生生不如死的想法。
(3)老人长期受疾病的折磨,疾病方面一直没有好转,尽管遵医嘱服药还是得不到改善。增加了子女们的经济负担,遭到子女们的嫌弃,老人由此产生累赘感,对生活失去信心。
2.老人自杀的预防
(1)破除一些有关自杀的错误观念。比如自己身体不断恶化,而且也治不好,每天都要受疾病的折磨,还不如死了,就解脱了;自己没有亲人或者亲人不关心自己,死了之后不仅不再受折磨,而且也了无牵挂。
(2)照护者应了解精神疾病与自杀的关系,老人在抑郁状态下自杀,自杀往往发生在伴有躯体疾病的情况下,且成功率较高。降低精神疾病导致自杀的危险因素,识别早期的自杀征兆,从而进行早期干预。
(3)加强老年人的自身心理保健,教育老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指导老人正确评价自我健康状况,对健康及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4)教育老人充分认识老有所为的必要性,指导老人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将精力花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上。指导老人安排好日常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5)对因工作繁忙缺乏对老人关心的儿女,养老机构负责人应电话联系老人家属,反映老人心理状态和孤独感。要她们尽量抽空多关心多陪伴老人。
(6)居室内不要放利器等自伤性用物,发药时要看服到口,防止藏药,累积后吞服自杀。
必备知识
详见任务一老年人安全照护基本知识
拓展训练
张奶奶,83岁,大学教授,学校领导。退休前工作繁忙,生活充实。丧偶后一直住在老人院。老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病。最近她经常感到头晕目眩,尽管自己遵照医嘱服药,但病状没有改善。当她得知自己所患的是老年疾病,这些疾病只能控制症状而不能治愈,忧郁恐惧感油然而生,再加上身体情况的逐步恶化。张奶奶萌生了想要自杀的念头,护理员在与其交谈中发现了她的这种想法。
请问:
1.老人自杀的动机有哪些?
2.如何采取防范措施?
推荐阅读
樊富珉,贾烜.生命教育与自杀预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