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与行为

学一学

字体:16+-

(一)影响老年人休闲心理的因素有哪些

老年人的休闲心理因素是指老年人选择不同休闲方式的个体或者家庭、社会的影响条件或制约要素。影响老年人休闲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

随着家庭规模持续缩小,子女成家立业后离开父母等,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日益增多,老人与儿女、亲属之间见面机会减少、交流减少,给老年人的休闲生活留出一大空缺。由于缺乏沟通和交流,老年人又缺乏必要的健康科学知识,情绪不好时不能得到及时的调理和疏导,因此,孤独、抑郁、暴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增多,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给家庭和社会安定造成危害。目前老年抑郁症、痴呆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再加上精神生活领域中反映老年人生活、符合老年人欣赏习惯的文学作品很少,使得老年人的精神食粮极度匮乏。因而,老年人的休闲动机不强,休闲生活质量较低。

2.社会关注状况

把关注老年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到关注老年人的休闲生活是社会的一个很大进步,也是对老龄社会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对老年人生活的关怀还没有提高到休闲生活这个层次。主要表现在:关于老年人休闲方面的研究还没有起步。因为缺乏关注,所以,为老年人提供的休闲理念与休闲方式还很少;老年休闲文化的开发还很薄弱。目前全国的老年报刊近百家,老年电视、广播栏目也不少,但其形式和内容都在一个方面上重复和雷同,缺乏多元化和深层次,而适合老年人的图书、影视及其他艺术门类的作品更是少得可怜;老年休闲娱乐设施明显不足;对老年休闲生活指导上缺乏因龄而异等。

3.自身因素

老年人的休闲观念。从休闲的三种限制因素(个人内在心理的限制、人际限制和结构限制)来看,最关键的就在于克服个人内在心理的限制,而这实际上涉及老年人的休闲意识和休闲技能的问题。当前老年人休闲中的个人内在心理限制主要是由老年人休闲意识不强、休闲技能缺乏所造成的。因此,必须增强老年人个人的休闲意识,提高他们的休闲技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项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实践证明,性格开朗大方的老年人,休闲意识强,休闲方式的选择余地大,而思想守旧者则无所事事,没有把休闲作为一种乐趣和追求,更多的是待在家中、精神空虚、身体状况不佳。另外,老年人的文化程度等与其休闲生活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会形成不同的需要和满足机制,从而选择不同的休闲活动方式。从一些调查中可以发现,文化程度越低的老年人,“无事休息”的时间就越长;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从事休闲活动的项数就越多。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人会在休闲观念上更加积极,而且也会选择更加丰富的休闲活动类型。再有,收入对老年人休闲的影响体现在休闲方式的选择和休闲消费支出上。家庭经济状况对城市老年人的休闲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状况会影响到老年人休闲时间的拥有量。一般地,个人月收入越高,其家务劳动时间越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而休闲时间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个人月收入越低,每天家务劳动时间越长,而用于休闲的时间则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