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与行为

学一学

字体:16+-

老年人性格的主要类型

西方心理学家赖卡德(Reichard,1962)根据老年人对环境尤其是退休后的社会生活环境或条件的适应状况和适应水平,将个性(性格)划分为五种类型。

1.成熟型。属于成熟型的老年人多数曾经受过人生的种种考验,因而能承认并接受老化和退休的现实,对现实采取积极的态度;能积极参与工作和有关社会活动;一般能妥善处理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并因这种关系的和谐而满足;他们关心未来,但不为未来发生的挫折而烦恼。

成熟型老年人对待生活一般持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态度,因而幸福感强度高。

2.安乐型(逍遥型)。这类老年人承认和接受现在的自我,在物质、精神方面都期待并安于他人的援助;对工作不感兴趣、不存奢望;满足于现状,过着逍遥自在、自得其乐的生活。这种人离退休下来感到安逸、解脱、潇洒、轻松,对人对事无动于衷、社交圈子变小。

3.防御型。这类老年人对老化带来的不安和苦恼采取强有力的防卫态度。他们不停息地活动着,企图借助于工作或社会活动抑制或摆脱由于身心机能老化而带来的不安;由于忙碌,对未来和老化无暇顾及,对闲暇也缺乏应有的理解,而对工作有过分的要求;对年轻人看不惯,甚至存有嫉妒心。这种老人接近变态般的自尊心过强、过重。他们在内心深处有挽留青春岁月不去的渴望,也有的老年人尽量遮掩他们力不从心、今非昔比的尴尬处境;他们很怕衰老、很怕死亡,想用繁忙的生活与不停顿的工作,来淡化或抑制自己对衰老的畏惧与苦恼,排除因生理功能降低而产生的不安心理。

4.愤慨型(易怒型)。这类老年人不愿承认或接受自己的老化;他们因自己未能达到人生目标而怨恨、绝望,并把自己的挫折和失败归因于他人,非难他人;对周围事物或他人有偏见,甚至表现出敌意和攻击行为;对老化和退休表示强烈反感,对事物缺乏兴趣,是自我封闭性的。

5.自责型。这类老年人同样不承认或接受老化,他们自怨自艾,不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认为已过去的大半生是烦恼、倒霉的大半生,把过去的不幸与辛酸全归咎于自己无能、窝囊、没出息、不争气或命运不好、失去机遇,于是自责、自怨、自恨、自厌的情绪日益深重,陷入悲观、绝望境地。有些老人内心压抑、憋闷气短、内疚自责、负罪感重,他们认为自己影响子女的发展前途、悔恨交加、自责自罚。有些老人变得不关心他人、漠视社会事务、孑然一身、形单影只、远离人群、离群索居。他们的一个显著的人格特质是厌世思想严重,认为“晚死不如早死”,早死可以尽快地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

研究表明,上述五种类型中前三种均可以顺利地适应老龄期生活,只是适应的方式各不相同。至于后两种则属于不良的个性类型,难以适应老年期生活甚至酿成种种不幸,我们应予以格外的关心。

美国心理学家纽曼等(Newman & Newman,1980)在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社会参与程度高的老年人比参与程度低的老年人享有更大的生活满意度的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性,从而确信个性是老龄期适应的关键或决定因素。于是,研究者以活动理论和脱离理论为基础构成或划分了如下八种老年人适应社会生活的个性调整模式或类型。

(1)重建型。正如活动理论所推断的,这种类型的老年人强调以新的活动代替旧的活动。

(2)聚焦型。这种类型的老年人精心选择想参加的活动,放弃某些活动,对新的活动非常挑剔。

(3)脱离型。这种老人心甘情愿地放弃以前的角色和职责。

属于以上三种模式或类型的老年人都被发现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

(4)坚持型。这种老人通过坚持中年期模式(坚持策略)来回避他们对衰老的忧虑。

(5)退缩型。这种老人通过逐渐与世隔离(退缩模式)来回避对衰老的忧虑。

(6)寻求援助型。这类老年人需要或期待被照看和护理,当他们发现某个可以依赖的人时,就感到对生活很满意。

(7)冷淡型。这类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相当闲散,他们很早就放弃了对生活目标的追求,并且拒绝改变长期形成的自我失败信念,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生活环境。

(8)紊乱型。这类人活动层次低,心理功能差。

属于最后这三种模式或类型的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普遍较低。

任务二:会根据老年人的气质类型,指导老年人选择合适的服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活泼好动,反应灵活;有的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有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情总是风风火火;而有的人做事又总是慢条斯理,甚至让旁观者为他着急……人与人之间的这些差异,正是气质的不同表现。老年人的气质类型同其他年龄段人的气质类型相同,都有四种常见的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人的气质类型从总体上讲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是相对稳定,但还是有一定的可塑性的,只是可塑性不大而已。掌握老年人气质类型,需要思考以下问题,并在问题引导下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问题二:老年人的气质有哪些类型?如何根据老年人的气质选择合适的衣服?

情境一中的老年人很会打扮自己,会根据自己的气质去选择衣服,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先了解不同的气质类型。